Workflow
减重上升为“国策”:全民抗慢病的破局之战

肥胖症现状与认知误区 - 2018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成年肥胖症患者达1.82亿[3] - 公众普遍将肥胖归因于"缺乏自控力、不自律"(84%),仅60%认可基因、环境等客观因素[7] - 肥胖症被WHO认定为疾病(1997年),中国指南明确其为慢性代谢病(2021/2024版)[7] - 肥胖患者就医率仅11%,63%认为"体重不需要就医",14%认为"肥胖不是病"[9] 政策与医疗体系建设 -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6月底实现三级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4] - 2024年16部门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推动三年行动计划[11] - 广州暨大附一院推出"1+3+N"诊疗模式,4个月服务1600+患者[12][14] - 广东省将体重管理纳入2025年十大便民惠民举措,建设健康主题公园等设施[14] 诊疗模式与技术发展 - 肥胖诊疗进入3.0时代:从单科主导转向多学科一站式服务[14] - GLP-1受体激动剂等新药可同时改善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16][18] - 中山医院建立线上管理系统实现院内外数据衔接[18] - 诺和诺德推出数字化患者服务平台"诺和关怀"提升治疗依从性[18] 社会协作与产业动态 - 视频平台成为77%受访者获取肥胖症信息的首要渠道[11] -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合作推进数字化肥胖防控体系[22] - 公司发起"健康城市"等公益项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22] - 《柳叶刀》发布全球肥胖数据及4类减重方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