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的政治豪赌,输了

特斯拉现状与挑战 - 公司2025年中期面临内外交困局面,包括CEO与美国总统的政策争端、销量下滑、品牌声誉受损及Robotaxi业务质疑 [2] - 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4月至6月同比下降13.4%至384122辆,去年同期为443956辆 [6][18] - CEO马斯克亲自接管北美和欧洲销售事务,解雇原负责人奥米德·阿夫沙尔,试图通过直接干预提振销量 [8][19] "大而美"法案影响 - 法案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新车7500美元、二手车4000美元),9月30日生效,可能加剧价格差距(美国新电动车均价比燃油车高9000美元) [10] - 法案冲击特斯拉关键盈利来源监管积分(ZEV credits),2024年该业务贡献27.6亿美元收入,2025年Q1积分收入5.95亿美元占净利润的145%(无积分则亏损1.89亿美元) [13][15] - 摩根大通预计政策变动可能导致公司利润减少50%以上,年度收入损失达20亿美元,因美国市场占积分收入的80%-90% [15] 中国市场策略调整 - 2025年中国销量同比减少22000辆,Model 3长续航版涨价1万元人民币至28.55万元但提升续航和加速性能 [21] - 同步推出保险补贴、5年0息金融方案等促销措施,采取"明涨暗降"策略强化竞争力 [22] 品牌声誉与政治关联 - 品牌认知度在民主党、共和党和独立选民中全面下滑,整体正面认知度降至-10 [24] - 33%受访者因马斯克在DOGE任职经历降低购买意愿,共和党人中仅18%持赞成态度 [26][27] Robotaxi业务进展与阻力 - 德克萨斯州试运行中出现逆向行驶等事故,引发监管关注 [29] - 55%消费者拒绝私家车用作Robotaxi,仅9%考虑参与,Waymo等对手在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和规模上领先 [34] - 两党均支持禁用FSD直至安全性获证,要求提高透明度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