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鹏G7作为公司"智能驾驶2.0"战略下的关键新车,承担提振品牌与销量的双重使命,是翻转局势的关键产品 [1] - 该车型定位19-25万元中型纯电SUV市场,采用错位竞争策略,主打智能化配置与性价比优势 [3][13] - 产品核心亮点包括:702km超长续航、800V高压快充平台、L3级智驾硬件基础、AI底盘系统及领先的空间利用率 [5][7][9][10][12] - 面临特斯拉Model Y等强劲对手的多维度竞争,需平衡技术投入与成本控制 [16][17][18] - 公司财务状况显示毛利率持续改善,从1Q23的0.7%提升至1Q25的24.6%,供应链降本成效显著 [20][22][23] 产品竞争力 硬件配置 - 推出3款车型,售价19.58-22.58万元,全系标配太极AI底盘和DCC智能减振器 [5][10] - Ultra版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L3级智驾 [7] - 采用800V高压平台+5C电池,10%-80%充电仅12分钟,CLTC续航702km [12] - 智能座舱配备8295P芯片+专用AI芯片,支持跨语言交互和AR-HUD导航 [9] 空间表现 - 轴距2890mm,空间得房率88%领先Model Y的80.5% [10] - 整车容积4.47m³较竞品提升11.2%,后排头部空间125mm增幅达73.6% [10] - 配备39处储物设计,后备箱容积819L,最大可扩展至2277L [10] - 扶手箱容积10.1L(+94.2%),手套箱5.9L(+136%) [10] 市场策略 定价体系 - 起售价较同级竞品低1-3万元,长续航Max版杀入20万元以内 [18] - 通过配置梯度区分走量款(Max)与技术标杆款(Ultra) [18] - 复用G6平台技术控制成本,底盘调校进行针对性优化 [18] 竞争分析 - 主要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Y、乐道L60(5月销量6281辆)、极氪7X(4651辆) [18] - 在相近价位提供更长续航、更高配置,在相近配置下保持价格优势 [18] - 智驾功能需OTA分批推送,VLA系统9月上线,VLM功能11月更新 [18] 财务表现 经营改善 - 1Q25毛利率达24.6%,卖车毛利率提升至10.5% [20][22] - 单车收入从1Q23的19.3万降至1Q25的15.3万,但实现毛利率翻倍 [20] - 供应链降本使15万元价位车型也能维持双位数毛利率 [23] 产品规划 - 2025年下半年将推出G7、新P7及多款增程车型 [23] - 需通过G7在20万元市场建立口碑,为高端产品铺路 [23] 后续关注 - 中型SUV市场销量排名及用户口碑建立 [25] - 图灵芯片实际表现及VLA/VLM系统用户体验验证 [25] - 应对竞品动态调整的能力与产品迭代节奏 [25]
重磅产品G7终上市,小鹏迎来关键之战|车圈脉动 Vo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