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年后才能提YU7,雷军比粉丝更着急

小米YU7产能与交付情况 - YU7大定近30万单后交付周期大幅延长 标准版5861周 Pro版5154周 Max版3942周 [3] - 北京亦庄一期工厂当前日产量约1000辆 年化产能36.5万辆 较原设计提升140% [7] - 二期工厂6月竣工 规划年产能15万辆 预计78月投产 实行两班倒11小时工作制 [4][10] - 公司花费6亿拿下亦庄工业用地 或用于三期工厂建设 武汉上海建厂传闻尚未落地 [4] 竞争对手市场策略 - 蔚来/智界/极氪等车企推出5000元锁单补贴政策 直接针对YU7准车主 [14] - 智界R7限时降价2万元至22.98万元 形成价格优势对抗YU7 [16] - 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维持31.35万元起售价 未跟随Model 3涨价 [18] - 小鹏G7/理想i8/i6等竞品密集上市 差异化强调家庭/空间等卖点 [19] 产能爬坡挑战 - 一期工厂SU7月交付量已达2.9万辆 但交车周期仍超8个月 [8] - 6月总交付量2.5万辆 部分产能转向YU7生产 [9] - 二期工厂需36个月产能爬坡 预计年底才能满负荷运转 [10] - YU7与SU7零部件复用率仅10% 需重建供应链增加爬坡难度 [23] 市场环境与目标 - 2024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或退坡 减税额将从3万降至1.5万元 [6] - 公司年度交付目标上调至35万辆 计划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6] - 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95万辆 2021年即实现50万辆交付量 [21] - Model Y与Model 3共享75%零部件 大幅降低扩产难度 [22] 用户行为与订单管理 - 首批"准现车"Max版用户15周可提车 但配置选择受限 [11] - 大定26秒下单用户提车周期已延至13周 闲鱼现万元订单转让灰产 [12] - 门店调研显示当前下单用户多为品牌粉丝 对长周期容忍度高 [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