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Meta近期通过高薪挖角和收购策略加速AI领域布局,包括以数千万美元薪酬挖走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Ruoming Pang[6][8][11][12] - 公司一个月内完成收购Scale AI(140亿美元)、挖走OpenAI多名高级研究员(最高年薪1亿美元)、建立超级智能实验室等系列动作[12][13][26] - AI行业出现极端薪酬分化现象,顶尖人才薪酬堪比职业运动员(如1亿美元年薪相当于国内百万年薪者700年收入),但基层员工面临裁员压力[24][27][29][37] - Meta内部AI团队架构重组引发管理冲突,28岁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出任首席人工智能官,可能导致65岁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汇报关系变化[44][45][48] - 公司同时推进两种技术路线(开源物理世界模型vs闭源文本模型),造成资源争夺和团队张力[50][51][53] 人才竞争态势 - Meta为OpenAI研究员开出四年3亿美元薪酬套餐,部分人首年收入可达1亿美元[12][23] - OpenAI被迫重新评估薪酬体系,其2023年股权激励达44亿美元(占营收119%),原计划2030年降至10%但面临调整压力[15][16][17] - 美国科技行业呈现"边裁员边高薪挖人"现象,Meta/微软2024年分别裁员3600/9000人,但AI岗位需求年增21%[33][34][63] - 入门级AI工程师薪酬比其他领域高8.5%,中高级AI工程师溢价达11%[63] 组织架构调整 - 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整合FAIR等原有团队,由Alexandr Wang领导并直接向扎克伯格汇报[41][42] - FAIR团队创始人杨立昆保留首席科学家头衔,但管理权限被削弱,其倡导的开源路线与新团队闭源倾向形成冲突[45][50][51] - 内部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研究员需自行寻找空闲GPU,麻省理工报道的明星研究员Zeyuan Zhu公开抱怨计算资源短缺[54][55][56] 行业影响 - 科技公司30-50%代码已由AI生成,可能压缩初级工程师成长空间[62][63][64] - 基层员工担忧被AI工具取代,案例显示有创业者通过AI作弊获取大厂offer后选择创业[66][69] - Blind平台员工吐槽新实验室是"营销产物",GenAI团队成员担忧被边缘化[30][31][59]
扎克伯格,上亿美元抢人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