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林化纤,增长65%

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结构性过剩预期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市场"结构性过剩"预期,吉林化纤碳纤维销量同比增长65%超过2.5万吨,全年预计突破5.6万吨 [3] - 下游复材与制品产量同比增长5.9倍,产能利用率和内部消化能力持续上升 [3] - 增长核心来自以终端场景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完成对中国商飞、大疆、宁德时代等关键客户的测试认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3] 吉林化纤的技术路径与市场突破 - 公司原丝和碳化产品自用率分别达到91%与50%,实现从原料到复材成品的高比例闭环制造能力 [5] - 制造模式保障批量交付性能一致性,有效平衡市场波动对企业成本端的压力 [5] - 在风电、航空辅助结构、工业无人机和结构性电池壳体等中压场景实现市场突破 [5] 国内碳纤维产业集群形成 - 中复神鹰在连云港、宁夏布局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启动T800级产品中试,建立从原丝制造到结构件设计的一体化平台 [6] - 光威复材具备T800S、M40J等多个等级产品体系,在一级承力件应用保持技术优势 [6] - 企业形成从高端到中端、从高模到高强的多层级技术矩阵,满足分级市场需求 [6] 下游复材应用企业布局 - 中车青岛四方与中车长客在碳纤维动车车体、轨道交通轻量化构件中实现多项示范应用 [8] - 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整机厂商协同开发多主梁、复合壳体等中大型构件 [8] - "十四五"期间碳纤维复材被纳入先进基础材料核心攻坚目标,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和中试平台 [8] 行业竞争焦点与国际竞争力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点性能指标"向"系统集成适应性"过渡,强调工艺节奏适配、批量稳定供应和协同设计流程 [10] - 中国碳纤维逐步走出"低端替代"思维,在中模量、中应力、大尺寸复材部件领域形成错位竞争能力 [10] - 行业聚焦核心技术、产业链整合以及产业构建等复杂问题,迎来"系统工程化"加速落地的窗口期 [10] 碳材料大会与展览信息 - Carbontech2025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将围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举办 [12]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1000+行业CEO,2000+终端用户参与 [12] - N2高端装备碳材料馆将集中展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光伏等领域用碳基制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