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补贴大战现状 - 阿里、美团在7月初推出"满25减21"、"满16减16"等无门槛外卖券,引发"0元购"社交话题[5] - 美团宣布单日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2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1300万),日活用户超2亿[6]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补贴,三大平台年内累计投入近千亿,相当于国家年度消费补贴规模[7] 平台方困境 - 补贴成为最直接的获客手段,但导致用户形成价格依赖,留存率与忠诚度下降,共享单车行业历史教训重现[9] - 吸引的"羊毛党"用户ARPU值低,稀释高价值用户,导致流量质量下滑[9] - 爆单推高履约成本,骑手与仓储投入增加但需求非理性,系统效率与服务体验下降[9] - 平台陷入军备竞赛不敢停补,美团/淘宝/京东被迫对等投入,行业整体利润率承压[10] 商家端影响 - 新茶饮门店出现三米长订单小票,员工超负荷工作至中暑,人力成本增加但无额外收入[14] - 商家需自掏腰包参与平台补贴活动,变相贴钱换取流量,后厨与配送体系承压导致投诉率上升[15] - 平台后期提高抽佣与广告费,商家陷入流量依赖,难以发展自然客流与私域用户[16] - 长期低价策略影响品牌定位,前线员工因爆单面临持续工作压力[17] 消费者行为变化 - 短期内享受"0元喝奶茶"等极致优惠,社交媒体出现大量囤货晒单现象[20] - 消费习惯被扭曲,对正常价格敏感度降低,形成"非优惠不下单"心态[20] 行业长期问题 - 补贴大战导致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关系失衡,透支供应链与利润空间[12] - 商家被卷入价格战/广告战/人力成本战三重压力,平台流量分配权进一步强化[18]
2025年了,外卖行业为什么还在搞0元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