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与AI芯片竞争格局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从1万亿美元到4万亿美元仅用两年多时间[4] - 英伟达的市值增长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快的案例之一,印证了AI时代"算力为王"的逻辑[5] ASIC芯片的崛起与行业定位 - ASIC芯片针对具体应用定制,Meta的MTIA芯片专为社交推荐系统设计,谷歌Axion芯片用于YouTube广告投放[15] - 2025财年Q2博通AI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6%至44亿美元,预计Q3将加速至51亿美元[8] - ASIC与GPU对应AI不同阶段:GPU长于训练,ASIC长于推理,二者将共享AI市场而非替代[14][19] 云厂商自研芯片的战略动机 - 云厂商自研ASIC的核心动机是构建算法壁垒而非单纯降低成本,Meta、谷歌等通过定制芯片实现算力架构差异化[15][16] - 预计2026年Meta与微软部署ASIC后,其出货量可能超越英伟达GPU(当前ASIC仅占AI服务器市场8%-11%)[21][22] 英伟达的生态防御策略 -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允许GPU与第三方加速器混合使用,打破硬件生态封闭性[23][25] - 分析认为计算类ASIC芯片可能通过NVLink Fusion与英伟达生态形成合作,增强后者影响力[26] - 谷歌等九家厂商发起的UALink互联标准仍在开发中,成熟度落后于英伟达NVLink[27][28] 算力需求与市场动态 - 谷歌AI推理量达480万亿token(同比增50倍),GPT周活用户从4亿增至8亿仅用两月[19] - 博通股价自4月低点接近翻番,同期英伟达涨幅74%,反映ASIC赛道增长动能[7]
四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反击「去英伟达化」|氪金·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