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依存 - 中国供应链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系统成熟、技术先进、制造规模庞大[2][9] - 全球供应链高度相互依存,跨国公司广泛参与反映技术生态互联互通的重要性[2][9] - 中国供应链是构成全球AI硬件和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4] 英伟达在华业务布局 - H20芯片已重新获批销售,未来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5][68] - 公司供应链周期长达9个月,正加速Hopper架构产品产能恢复[11] - RTX Pro专为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设计,瞄准中国智能工厂和机器人创新场景[30][67] 中国AI与技术创新 - 中国拥有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教育体系培养顶尖人才[6][26] - DeepSeek R1是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效率高且应用广泛[32][46] - 华为在芯片、网络、光子技术等领域突破显著,是重要学习对象[6][55] 电动汽车与硬件创新 - 中国电动汽车(小米、蔚来、小鹏等)技术领先,重塑全球竞争格局[6][37] - 小米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的跨界成功展现中国硬件与软件整合能力[38][40] - 中国在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应用层面全球领先[33] 算力需求与AI发展 - 当前算力严重不足,行业普遍存在"算力焦虑"[43] - AI演进分四阶段:感知、生成、推理和机器人,推理阶段对算力要求高但数据需求少[44][45] - 高效架构如DeepSeek R1可降低单token计算量,推动"温和AI"发展[46] 竞争与合作动态 - 公司尊重华为等竞争对手,认为低估中国制造能力是天真行为[50] - CUDA开放兼容,不介意第三方开发兼容产品[3][31] - 与小米、宇树等企业在多个领域保持紧密合作[38][55]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AI工厂将提升制造业敏捷性、可重构性和产能,降低生产成本[47][48] - 人形机器人发展恰逢劳动力短缺,中国具备AI、机电一体化与制造三大优势[53][54] - AGI可能很快实现,无需根本性技术突破,取决于定义标准[7][46] 人才与技术生态 -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软件能力被低估,未来所有硬件都将与软件深度结合[40] - 年轻人进入AI行业关键在热爱而非时机,技术快速演化持续创造机会[74][75] - 公司员工流失率近零,注重技术贡献与长期文化培养[73]
黄仁勋交流会全文:谈中美芯片、H20,夸雷军,赞华为 ,点名蔚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