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磅深度】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

需求维度分析 - 2025Q1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总体渗透率维持在5%水平,呈现价格带和车型分化[2][7] - 价格带维度:10-15/15-20/20-30/30-40/40万元以上价格带EREV渗透率分别为2%/6%/12%/16%/31%,高价格带渗透率显著更高[2][7] - 车型维度:2024-2025年5月轿车增程渗透率仅1%左右,SUV增程渗透率维持在8%-14%[2][7] - 预计2027年EREV渗透率区间或达到10-15%[2][7] - 渗透率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理想ONE验证期(2019-2022Q1)、双寡头垄断期(2022Q2-2023H1)、下沉涌现期(2023H2-2024H1)、规模与高端化并行期(2024H2至今)[2][7] 供给维度分析 - 主流EREV品牌以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深蓝为主[3] - EREV比EV BOM成本低10000-40000元,主要因电池容量更小[3][63] - 同系EREV&EV定价价差0-6万元,高价格带价差更大[3] - 销量表现:高价格带EREV通常好于EV,低价格带EV通常好于EREV[3] - 理想和问界产品以大型/中大型SUV为主,零跑和深蓝布局下沉价格带中型/中大型SUV+轿车[3] 技术发展趋势 - 下一代30万元级以上增程纯电续航或达400km+,"大电池"成为趋势[4][86] - 增程技术以油电转化率为核心,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或达44%+[4][81] - 理想REV 3.0热效率43%+,赛力斯超级增程5.0热效率44.8%,小鹏鲲鹏系统热效率42%,深蓝超级增程2.0热效率44.28%[4][81] - 油电转化率从第一代3.0-3.1kWh/L提升至第三代>3.6kWh/L[81] - 主流车企采用1.5T四缸发动机,热效率持续提升[83] 品牌产品布局 - 理想:覆盖25-45万元价格带,L6/L7为五座SUV,L8/L9为六座SUV[48][49] - 问界:覆盖20-55万元价格带,M5/M7轴距2800mm+,M8/M9轴距3100mm+[51][52] - 零跑:采用"3 SUV+1轿车"布局,主打10-20万元下沉市场[53][55] - 深蓝:采用"3 SUV+2轿车"布局,主打10-20万元市场,S09拓展至20-30万元[56][58] - 小鹏:规划至少5款增程车型,首款基于X9开发,预计2025H2量产[108][109] 市场竞争格局 - 10-15万元市场:比亚迪王朝海洋和小鹏MONA M03 EV占据领先地位[20] - 15-20万元市场:小鹏纯电汽车占据领先地位[22] - 20-30万元市场:小米SU7 EV和特斯拉Model Y EV占据领先地位[26] - 30-40万元市场:Model Y EV、坦克500 PHEV等为主要竞品[30] - 40万元以上市场:问界M9 EREV和理想L9 EREV占据主要份额[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