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整合活动、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体现降本增效策略的初步成效 [5][6][7] - 内部推行CBU机制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要求各部门独立核算并考核投资回报率 [41][42][43] - 多品牌协同战略进入执行阶段,乐道品牌整合至总部体系并共享换电/研发资源以提升规模效应 [47][55][56] - 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明确,乐道L90交付表现将成为关键变量 [12][48][75] 财务表现 - 累计亏损达1270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占比47%(600亿元)[10][14] - 2024Q3车辆毛利率19.8%,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环比微增0.1个百分点 [14] - 营业费用同比下降14%至50.47亿元,经营亏损收窄至2.717亿元 [14] - 换电网络累计投入超78亿元(按3405座×200万/座估算)[20][22] 技术投入 - 全域900V架构/碳化硅电驱/5nm智驾芯片等核心技术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6][18] - 换电站总数达3405座(含高速站1000座),累计换电8000万次 [20] - 充电网络覆盖13375根超充桩+2024根高速桩+13398根目的地桩,83%服务外部品牌 [23][24] 品牌战略 - 乐道L90预售定价27.99万元(电池租赁方案19.39万元),预售订单中蔚来车主转化显著 [69][70] - 萤火虫6月交付3932台,通过蔚来渠道实现"零边际成本"扩张 [62][65] - 三品牌用户复购奖励3万积分,推动内部转化闭环形成 [70][72] 历史布局 - 品牌建设期投入包括EP9超跑(未量产)、8000万元NIO DAY等战略性支出 [30][32] - 偏远地区充电桩建设(如孤独星际酒店)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34][36] - 换电网络重资产运营累计服务外部品牌占比达83% [24][26]
重整旗鼓的乐道,能帮蔚来在四季度盈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