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发!千寻智能再拿近6亿PreA+轮融资!押注“能落地的技术”已成资本共识!

融资动态 -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 由京东领投 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跟投 [1] - Prosperity 7 Ventures等老股东超额追加投资 显示对公司发展潜力的持续认可 [2] - 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强化"资本+产业"协同生态 [2] 资本布局逻辑 - 投资方涵盖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顶级产业机构 显示资本聚焦"能落地的技术" [2] - 技术同源的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估值达24亿美元 千寻智能存在价值洼地 [2] 技术优势 - 具备AI+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 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稀缺标的 [7] - 三大核心优势:综合研发实力、本体制造能力、产业链整合能力 [2] 应用场景验证 - 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提供复杂场景验证场 日处理超百万件包裹 [5] - 京东X无人超市动态补货等环节存在降本需求 人形机器人可优化运营成本 [7] - 即时配送"最后一公里"面临避障、续航等挑战 四足机器人仍有提升空间 [7] 产品突破 - 发布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 搭载自研Spirit v1大模型实现语言-动作映射 [9] - 采用26自由度构型 负载自重比1:1 功率密度全球领先 [11] - 配备高精高速WBC全身运动控制系统 支持零延时遥操作 [13] - 集成OneTwoVLA大模型 实现"边想边做"的具身智能 [15] 商业化路径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技术验证需6-12个月 [8][16] - Moz1可执行搬运、分拣、配送等综合作业 实现"一机多能" [16] - 当前处于小规模交付验证阶段 符合行业1-3年落地周期规律 [16] 行业趋势 - 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融资分化 头部企业加速集中 [17] - 京东物流将具身智能作为产业升级核心 重点投入视觉识别、AI算法等领域 [17] - 人形机器人终端成本有望2-3年内降至20万元以内 [19] 政策支持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 - 行业强制标准加速完善 提升市场接受度 [19] 竞争壁垒 - 作业泛化能力是核心壁垒 需资金、技术、资源三重支撑 [20] - 头部企业有望率先突破 推动产业实质性发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