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中国市场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规模的公司,从1万亿到4万亿仅用2年时间[4][23] - 中国区2024年营收达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球总营收13%,为第四大销售地区[17][18] - 公司在中国拥有约4000名员工,业务覆盖AI、汽车智驾等领域,团队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4]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美国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连续升级对华半导体制裁,禁止A100、H100等芯片出口,导致中国区业务停滞[5] -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134%关税,中国反制加征125%关税,H20芯片需"无限期"申请出口许可[5][13] - 特供版H20芯片性能仅为H100的30%,单价1.2万美元,导致公司计提55亿美元损失,占中国区营收32%[20][25] 技术竞争与替代风险 - 华为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算力达300PFlops,较英伟达NVL72提升67%,威胁其市场地位[27] - 中国国产芯片如寒武纪思元系列、壁仞科技BR100等快速崛起,百度昆仑芯、阿里含光取得显著进展[27] - CUDA生态护城河面临挑战,华为CANN架构可能兼容CUDA,若生态被突破将动摇英伟达技术优势[28] 战略应对与市场机遇 - 黄仁勋频繁访华,2025年4月会见中国贸促会会长及副总理,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14][15] - 预计2026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因本土AI企业如字节、腾讯、阿里等需求激增[23] - 计划推出新款特供芯片RTX PRO 6000阉割版,瞄准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场景,9月上市[26] 客户与行业动态 - 全球Hopper系列GPU前五大买家:微软(48.5万枚)、字节(23万枚)、腾讯(23万枚)、Meta(22.4万枚)、亚马逊(19.6万枚)[20] - 中国车企广泛采用Orin芯片开发智驾系统,2022年量产后主导本土智驾市场[10][11] - Deepseek R1模型引爆中国AI浪潮,大小厂商All in AI推动芯片需求指数级增长[23]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