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特尔这些年的“买卖”

文章核心观点 - 英特尔过去几十年通过大量收购构建了庞大的业务版图,但近年来正在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x86、AI和代工三大主线[2][32][35] - 公司战略从"全平台巨无霸"转向"聚焦硬核制造+开放生态",通过出售、分拆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33][39] - 这一转型是为了应对AI时代激烈的行业竞争,集中资源在关键领域与台积电、英伟达等对手抗衡[34][36] 业务剥离历史 移动市场三次撤退 - 2006年以6亿美元出售XScale处理器业务给Marvell,首次退出ARM阵营[6][8] - 2016年左右终止Atom手机/平板处理器业务,因无法与ARM架构竞争[9][10] - 2019年以10亿美元将基带业务出售给苹果,彻底退出移动通信市场[12] 软件业务剥离 - 2016年将McAfee 51%股权出售给TPG资本,2018年以未披露金额出售Wind River[14][15] - 两笔收购初衷是构建软硬协同生态,但实际协同效果不佳[14][17] 存储业务退出 - 2020年以约90亿美元出售NAND闪存业务和大连工厂给SK海力士[19] - 2022年终止自主研发的Optane产品线,因成本高且市场接受度低[20][21] 汽车业务调整 - 2017年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2022年推动其独立IPO[22][23] - 2025年关闭CCG下汽车业务,标志全面收缩汽车战略[25] 近期重大分拆 - 2025年1月分拆RealSense为独立公司并融资5000万美元[29] - 2025年5月以未披露金额出售Altera 51%股权给银湖资本[30] - 2025年7月将NEX事业部拆分为独立业务寻求外部融资[30] - 2025年1月宣布将Intel Capital拆分为独立基金,管理超50亿美元资产[28] 新战略聚焦 三大核心主线 - x86平台:巩固PC和服务器市场主导地位[35] - AI算力:通过Habana Labs等构建异构算力栈对抗英伟达[34][36] - 代工服务:发展IFS业务成为美国制造代工核心[35][36] 两大战略杠杆 - 资本杠杆:通过分拆、IPO等方式优化资本效率[37] - 政策杠杆:借助CHIPS法案等政府支持获取竞争优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