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 - 小米YU7在7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大关,但交付周期长达42-60周,导致线下热度消退[4] - 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起,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月销超4万台),起售价低1万元[6][9] - 小米产能受限,北京工厂年内预计仅能交付15万台,为竞品留下约15万张溢出订单的争夺空间[16][17] 竞品销售策略与应对措施 - 定金补偿政策:蔚来、乐道、鸿蒙智行等7个品牌推出5000元定金补偿,极氪补偿5万积分[8][9] - 价格调整:智界R7直降2万,极氪7X补贴增至2万(高配版24.99万),阿维塔07补贴1.5万[15] - 金融政策:理想L6将三年0息升级为五年0息,小鹏G7定价比预售价低4万(19.58万起)[15][16] 竞品核心话术与产品对比维度 - 空间:9个品牌强调内部空间大于YU7,尤其针对家用场景(如理想L6、智界R7)[11][14] - 电池技术:智界R7全系三元锂,阿维塔07强调宁德时代非混装磷酸铁锂[11] - 智驾系统:特斯拉、华为系(智界/问界/阿维塔)、小鹏突出激光雷达线数(192线 vs YU7的128线)[12] - 轮胎配置:多数品牌对比胎宽(YU7标配245mm vs 竞品255mm),质疑抓地力[12][13] YU7对纯电SUV市场的溢出效应 - 带动竞品进店客流增长,特斯拉销售称转化4名YU7锁单用户,极氪销售转化5-6名[18] - 小米完成用户教育:筛选出20万以上纯电SUV潜在客户,竞品转化率提升[17] - 参考SU7先例,去年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增量80%来自小米,预计YU7将复制类似效应[17] 品牌差异化应对案例 - 特斯拉:强调品牌价值与时间检验,弱化直接对比[15] - 理想:增程定位错开,销售态度最客气,专注金融政策[15][16] - 小鹏:淡化竞争关系,强调与小米"同赛道不同品类"[16] - 乐道:早期推定金补偿,两周后退出拦截,转向L90销售[19]
30 个销售阻击小米 YU7 的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