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进程与诉讼纠纷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实控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案件于8月12日开庭,正值公司港股IPO聆讯关键期[3][4] - 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宁德时代指控其化名潜伏供应商参与复合集流体项目[3][9] - 诉讼核心涉及竞业限制争议(多名高管曾任职宁德时代)和技术侵权争端(587Ah电芯参数重叠、复合集流体专利归属)[6][10] 财务数据与经营风险 - 2024年公司营收1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9%),净利润2.88亿元,但剔除4.14亿元政府补贴后实际亏损[1][13] - 资产负债率73.1%显著高于同行(宁德时代65.2%、亿纬锂能59.4%),银行借款余额99.83亿元,现金仅42.94亿元[1][13] - 应收账款从2022年2.23亿元激增至2024年83亿元(占营收64%),周转天数从12天增至186天,信贷亏损拨备达6.6亿元[1][18][19] 业务结构与市场挑战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万元爆发至2024年37亿元(占总收入28.6%),毛利率42.3%,但80%依赖两家美国客户[2][15][21] - 国内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11.3%→2024年8.1%),储能电池售价两年下降62.5%至0.3元/瓦时[15][16] - 第一大美国客户疑似Powin(贡献收入17.3%),该客户面临破产风险,可能影响15亿元未交付订单[22][23] 技术争议与行业竞争 - 宁德时代指控海辰储能587Ah电芯技术路线复制(能量密度差异仅4.4%),公司回应为自主研发[10] - 复合集流体技术争议涉及前员工专利归属,海辰储能称第三方鉴定技术为公知且未实际使用[10] - 行业价格战导致储能电池均价两年下降62.5%,公司通过海外高价长账期策略维持毛利率[16][23]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成立6年完成6轮融资,最新估值超250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银资产、中金资本等[11] - 2023年获多家银行累计580亿元授信额度,但2024年流动比率1.3、速动比率1.1仍显资金压力[12][14]
海辰储能IPO悬了?被宁德时代起诉、大客户暴雷、百亿债务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