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朴实的商战,掏100亿挖前员工

硅谷高价挖角现象 - Meta向Thinking Machines Lab联合创始人安德鲁·塔洛克提供六年内最高15亿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的薪酬方案,包括奖金和高回报股票 [2] - Thinking Machines Lab其他员工收到从数千万到上亿美元不等的长期薪酬与期权承诺 [2] - Meta已与100多名OpenAI员工接洽,并聘用其中超过10人,包括任命前OpenAI研究员赵胜佳领导新超级智能团队,其薪酬包超过2亿美元 [3][4] - Meta计划2025年资本支出达720亿美元(约517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4][10] AI初创公司发展动态 - Thinking Machines Lab成立短短几个月内完成20亿美元种子轮融资,估值接近120亿美元 [2] - 公司创始人米拉·穆拉蒂拒绝Meta的10亿美元收购报价,团队优先考虑独立性和长期愿景而非财务收益 [6] - 24岁创业者马特·戴特克接受Meta四年2.5亿美元的薪酬方案,第一年薪酬达1亿美元 [7][8] - Thinking Machines Lab致力于构建人机协作的AI系统,强调AI不应独立替代人类 [6] 行业竞争格局 - OpenAI向1000多名员工发放总额超15亿美元的奖金,每人最高150万美元,以应对人才流失 [4] - Meta将战略从"买算力"转向"买人",通过挖角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10] - AI行业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大公司被迫卷入高薪竞争,Meta上半年现金余额下降300亿美元(降幅40%) [11] - 行业认为大模型发展仍处上半场,长期视角下的竞争将持续 [10] 人才市场现状 - 五年经验算法工程师在国内可获得年薪百万机会,CTO级别人才总包可达千万 [4] - 顶尖AI人才利用大厂报价提升身价,如马特·戴特克通过谈判使Meta报价翻倍 [8] - 明星研究员团队可能面临沟通摩擦和资源分配问题,持续产出依赖工程团队支持 [12] - 长期留住人才需依靠组织文化和使命愿景,而非仅靠高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