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赴港IPO!医械龙头出海前打出“关键补牌”

核心观点 - 可孚医疗拟发行H股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首家港股IPO的家用医疗设备类公司,旨在构建国际化资本平台,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 [1][6] - 公司当前海外营收占比不足2%,此次H股发行是中长期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通过资本平台反哺品牌传播和并购整合 [1][17][24] - 公司采取"收并购+资本平台重构"的双轮驱动策略,已收购上海华舟和喜曼拿,补充海外耗材供应和零售终端资源 [18][19][26] - 国际化路径选择新兴市场优先,通过区域并购和资源整合逐步构建全球能力,而非直接冲击欧美高门槛市场 [32] 拟赴港上市动因 - 搭建全球融资平台:港股市场国际融资能力更强,为海外业务与并购整合提供更合适的融资平台 [6] - 提升国际品牌能见度:借助港股平台建立全球用户心智,尤其针对"家庭+社区"场景医疗器械需求 [7] - 为并购整合预留空间: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两起并购,需国际化融资能力支持外延扩张 [8][19] 公司业务与定位 - 产品矩阵覆盖健康监测、康复辅具、呼吸支持、医疗护理、中医理疗五大板块,代表性产品包括电子血压计、血糖仪、制氧机等 [9][11] - 截至2024年拥有252个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61个消字号产品备案凭证,通过子品牌"Dr.HO"试水国际销售 [15] - 定位为泛家用医疗器械平台型公司,国内渠道能力强但海外收入占比仅1.98% [17][24] 国际化战略与布局 - 并购策略:优先选择资源型标的,如上海华舟(海外收入占比超60%)和喜曼拿(香港连锁零售商),聚焦产品补强与渠道网络 [19][20][26] - 资本平台支持:H股发行将助力跨境并购估值与定价,形成"A+H"双平台协同 [21][22] - 区域选择:布局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暂未进入欧美成熟市场 [24][3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29.83亿元,境外收入5915万元,销售费用9.73亿元(同比增长超30%) [24][25] - 净利润波动:2021年4.29亿元,2023年降至2.54亿元,2024年回升至3.12亿元 [28] - 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8.6%,净利润下降近10%,货币资金11.56亿元,短期借款5.49亿元 [29] 行业与战略意义 - 医疗出海进入系统能力比拼阶段,需产品注册、渠道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多环节能力 [32] - 可孚选择"消费级医疗器械+服务"模式,通过区域市场整合构建差异化增长路径 [32] - 资本平台与业务平台双向搭建是医疗出海下半场的核心命题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