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中国汽车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驱动下加速重构,零跑汽车作为新势力代表,通过全域自研策略实现销量与经营快速提升,成为行业研究样本 [1][6][7] -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变革带来新进入者机会,电驱替代燃油机、智能化趋势颠覆传统竞争格局 [3][4] - 中国制造业基础为新能源车发展提供支撑,零跑模式代表中国制造优势,未来中国品牌有望占据全球60%市场份额 [16][23][26] 盈亏平衡的原因 - 零跑通过全域自研实现65%以上零部件自制,优化成本结构,在50-60万台年销量规模可达到盈亏平衡 [7][8][9] - 公司战略从三电核心部件自研扩展到高附加值零部件全面自研,持续深化垂直整合 [8] - 百万台年销量是盈利关键门槛,中长期目标为全球400万辆/年规模 [10] 中国制造的样本 - 长三角产业链集群降低零跑供应链成本,中国40年制造业积累为新能源车发展奠定基础 [15][16] - 新势力企业相比传统车企具有治理结构优势,创业者多为二次创业且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 [17] - 国际车企转型犹豫,欧洲市场投入产出比考量,美国保护主义形成壁垒,为中国车企创造时间窗口 [18][19] 新能源车市场空间 -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5%,未来有望达90%,普及速度将类似移动支付爆发轨迹 [26] - 全球油电成本比普遍超过4:1,电动化经济性将推动新兴市场快速渗透 [26] - 中国汽车年销量规模有望达到2500-3000万辆,千人保有量仍有翻倍空间 [22] 全球化战略 - 零跑与斯泰兰蒂斯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海外市场,计划通过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实现全球60%份额目标 [23][25] - 海外市场可能超过本土规模,但需长期培育,输出模式包括技术、核心零部件与品牌 [24][25] 行业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格局已基本形成,新进入者需独特模式或无限资金支持,小米是最后入场的重要玩家 [32][33] - 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淘汰过程,新工艺需求仍存,生产线折旧周期按20年规划 [34][37] 财务与股东回报 - 零跑目标毛利率15%,净利润率5%-10%,规模效应可显著提升利润率 [11][12] - 公司采取保守财务策略,研发投入费用化,严格控制经销商库存0.5-0.6个月 [29][30] - 行业存在两类股东回报模式:稳定期的分红回报与成长期的估值提升回报 [29]
方三文对话朱江明 | 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