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徽商银行董事长因工作调动辞任 新任掌舵者或来自安徽政界高层 凸显公司政商交织的治理特征及潜在治理逻辑再平衡问题 [4][5][6] - 公司历史上多任董事长因腐败落马 反映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行政化背景导致决策受外部影响 市场化治理机制薄弱 [6][7][8] - 高管层及分支机构频发违规事件 叠加回A进程受阻 公司治理不完善 股权纠纷及职工持股问题 制约长期发展 [10][11] - 尽管资产规模达2万亿 2024年营收371亿元 净利润159亿元 但治理缺陷可能引发不良资产及合规风险 [11][12] 人事变动与治理结构 - 董事长严琛因工作调动辞任 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一并卸任 [4] - 新任董事长可能来自安徽政界高层 延续公司政界人士主导的治理传统 [5] - 公司成立以来政商色彩浓重 2005年由地方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合并重组 2013年成为首家港股安徽城商行 [6] - 过往董事长多具地方政界背景 如第三任董事长李宏鸣曾任黄山市市长 宿州市委书记 [6][7] 历史腐败案例与治理风险 - 五任董事长中三人落马 比例居城商行前列 首任戴荷娣因受贿获刑12年 涉及授信及贷款审批腐败 [7] - 第四任吴学民具监管背景 2022年被查并双开 被指破坏金融生态 涉及巨额受贿及权钱交易 案发时正值回A关键阶段 [7] - 第三任李宏鸣2021年被查 2023年判刑14年6个月 涉案金额数千万元 在地方官员及董事长任内滥用贷款及重组职权 [7] - 腐败模式呈现"地方财政-银行授信-企业项目"三角关系 行政化出身导致决策受外部影响 市场化治理弱化 [8] - 副行长 分行行长及条线负责人屡现纪检通报 违规形式包括放贷 宴请 收礼及票据套利 反映内部双层失序结构 [10] 经营表现与发展挑战 - 回A进程自2018年辅导期起拖延六年 最新辅导报告指出公司治理不完善 股东股权纠纷及职工持股不合规三大问题 [11] - 资产规模2万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371亿元 净利润159亿元 [11] - 治理缺陷可能吞噬发展红利 导致不良资产及合规风险上升 [12]
徽商银行“政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