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转型成功 服务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动力且利润率显著高于硬件业务 [2][4] - 公司财务表现强劲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达940亿美元 服务业务年收入超1000亿美元 [4][10] - 供应链战略调整 在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以规避关税风险并强化本土化生产 [2][5][9] - 估值虽高于历史平均但具备合理性 预期市盈率31倍反映服务业务溢价和风险管控能力 [12][15] -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明确 包括人工智能升级、健康可穿戴设备及Vision Pro等新产品布局 [5][8][1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94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增长9% [4][10] - iPhone业务营收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显示强劲定价能力 [8][9] - 服务业务营收274亿美元(单季度) 年化超1000亿美元 利润率达75% [2][4] - 硬件业务分化明显 Mac增长15%至80.46亿美元 iPad下滑8%至65.81亿美元 [9] - 经营性现金流前九个月达818亿美元 支持700亿美元股票回购 [10] - 现金及证券持有量1139亿美元 债务918亿美元 净现金为正 [10] 业务转型与战略 - 服务业务收入规模超越Mac、iPad及可穿戴设备总和 硬件依赖度持续降低 [4] - 美国本土投资追加1000亿美元 用于供应链转移和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2][5][9]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至89亿美元 重点布局人工智能(Siri升级)和空间计算(Vision Pro) [5] - 可穿戴设备与健康功能结合 形成生态协同效应 [8][14] 估值与预期 - 当前往绩市盈率约35倍 预期市盈率31倍 高于28倍历史均值 [1][12] - 2025-2027财年每股收益预期分别为7.39/7.97/8.76美元 复合高个位数增长 [10][12] - 企业价值/EBITDA约23.6倍 与其他科技巨头相比未显著高估 [12] - 2026财年公允价值区间223-239美元 与当前股价接近 [12] 风险与挑战 - 监管压力持续 欧美针对应用商店政策可能影响高利润服务业务 [14] - 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滑4% 面临本土品牌竞争压力 [14] - 智能手机行业需求平稳 增长依赖提价而非销量扩张 [8][9] 增长驱动因素 - 服务业务持续高增长和高利润率 强化整体盈利结构 [4][10] - 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如Siri)和Vision Pro产品有望开辟新增长曲线 [5][14] - 健康可穿戴设备与生态系统深度融合 提升用户粘性 [8][14] - 供应链本土化降低运营风险 增强业务韧性 [5][9][15]
苹果不再是一艘火箭飞船,而仍然是一座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