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基石投资趋势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达24%,超过纳斯达克与纽交所,重新夺回全球冠军宝座[5] -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IPO交易,募资356.3亿港元[5] - 基石投资者参与率从2018年的26.5%升至2025年的85.7%,呈现稳定增长趋势[5][9] - 有基石投资者的企业IPO半年后涨幅中位数达15.16%,平均增幅49.08%,而无基石企业中位数跌幅扩大至-20.30%[11][12] - 2025年42家引入基石投资者的企业中,31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占比86.1%,21家最大涨幅超50%[13] 地方国资参与基石投资 - 2025年上半年16家地方国资参与13家企业基石轮投资,总金额25.57亿元,参与者数量同比增长33.3%,投资金额同比上涨65.9%[5][19] - 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已有150起地方国资基石投资事件,累计金额超268亿元,平均每年20余家国资参与,投资超30亿元[15] - 2022年国资基石投资金额达64.50亿元,较2021年23.69亿元呈现翻倍增长,主要受新能源产业推动[17][18] - 地方国资通过基石投资绑定产业链头部企业,以"资本+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地方产业升级[25][26] 产业迁移与落地 - 历史所有港股上市企业注册地变更仅14起,排除8起地址调整后,发生省份迁移的只有6起[22] - 企业迁移分为上市前联动模式和上市后迁移模式,通常与国资基石投资相关[22] - 企业在当地落地生产线或分公司的情况较多,例如中创新航在江门投资200亿元建设电池生产线[23] - 宁德时代与洛阳国资合作,通过基石投资延续双方产业合作,宁德时代在洛阳投资超32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25][26] - 洛阳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865.7倍,预计2025年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26]
打听港股基石轮的国资LP,越来越多了丨投中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