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格林美正式启动H股上市筹划工作 计划开启"A+H"双融资模式[2] - 赴港上市主要目的是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融资能力[2] - 公司2020年-2024年营收从124.7亿元增长至332亿元 但净利润波动较大[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 同比增长8.75% 净利润10.20亿元 同比增长9.19%[4] - 三元材料业务收入257.62亿元 同比增长10.24% 占总营收77.6%[4] - 电池回收业务收入74.37亿元 同比增长3.87% 占总营收22.4%[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96亿元 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 同比增长12.1%[6] 电池回收业务 - 年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达数十万吨 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2] - 年回收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 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2] - 计划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到50万吨以上 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4] - 已与宁德时代 广汽集团 亿纬锂能 奔驰等多家电池厂商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5]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65.4万吨 预计2030年将达到424.6万吨[4] - 政策层面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港交所降低H股最低发行门槛[3] - 国家发布新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加强动态监管[6] - 欧盟电池法规第八章已于8月18日正式实施 对回收行业提出更高标准[6]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乱象丛生 鱼龙混杂[5] - 格林美作为规模最大的正规军企业 成为电池企业和车企合作的首选[5] - 行业主要挑战在于拓展回收渠道 提升回收拆解及再利用技术 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5] 产业链上市热潮 - 除格林美外 宁德时代 欣旺达 海辰储能等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均披露赴港上市计划[6] - 赴港上市热潮是产业资本战略和全球能源变革需求共振的结果[6] - 既反映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长期看好 又体现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的主动出击[6]
动力电池“退役潮”前夜 格林美拟赴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