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构牛”的特征正逐渐显现

市场行情表现 - 8月28日沪指涨1.14%,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82%,超2800只个股上涨,半导体、算力、芯片板块领跑 [2] - 寒武纪-U股价涨近16%至1587.91元/股,超越贵州茅台,被视为A股投资逻辑从"大消费"转向"大科技"的标志性事件 [3][10] 成交量与资金结构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97万亿元,连续第12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4] - 两融余额22274.9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2.40%,两融交易额3645.30亿元,占A股成交额11.40% [6]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但低于历史极端水平 [6] - 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和企业资金从传统行业转向权益市场,聚焦战略新兴行业 [6] - 7月私募备案规模793亿元,环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回到2020-2021年高位水平 [7] - 股票私募仓位指数74.86%,百亿私募仓位指数82.29% [7] 机构资金主导 - 本轮行情由机构及其他"聪明钱"发起,非散户主导 [5] - 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接近2021年水平 [7] - 私募产品热度高于公募,7月主动公募新发规模97亿元,8月截至22日为110亿元 [7] - 杠杆资金以场内融资为主,风险可控性提升,监管严格 [6][7] 科技板块表现 - 科技成长板块是行情核心主线,资金集中流入半导体、国产芯片、人工智能、算力、通信设备等领域 [10] - 科创50指数成交额达1300亿元创历史新高,硬科技公司成为增量资金焦点 [10]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行动,涵盖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 [11] - 行情有望向AI+更广阔领域扩散,机构资金在AI中下游产业链配置比例仍偏低 [11] 行情持续性分析 - 行情呈现"进二退一"的慢牛、长牛格局,避免非理性暴涨,预计持续2-3年 [3][12] - 驱动因素为流动性宽松而非企业盈利改善,居民储蓄搬家趋势刚开始,货币政策未转向 [12] - 增量资金充沛,但短期存在技术调整需求,市场波动较大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