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背景与AI产业趋势 - 2025年以来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市场表现最佳领域集中于AI产业链、创新药及机器人等创新驱动板块 [1] - AI人工智能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以来最大的科技创新,美股科技“七姐妹”总市值达创纪录的19.6万亿美元,英伟达单家公司市值超越许多国家股市总市值 [1] - 从2024年开始,美股“七姐妹”的涨幅与AI人工智能呈现强相关性 [1] 易方达基金整体表现与投研体系 - 易方达中生代科技成长团队多只产品年内收益率突出,例如武阳管理的易方达瑞享混合I年内收益率96.13%,刘健维的易方达科融年内收益率69.58% [3] - 公司内部投研平台实现颗粒度更细的专业化分工,打通主动权益研究、量化投资和行业研究,并形成跨境投研能力 [3] - 通过清晰风格定位,公司形成了覆盖科技投资、均衡成长、价值成长及科技、医药等行业主题的多元化投资团队 [3] 基金经理武阳的投资框架与观点 - 投资框架特点包括行业能力圈广泛涵盖TMT、生物医药、交运、有色等,进行适度产业轮动,偏好渗透率从低到高快速成长阶段的产业机会 [6] - 2022年在沪深300下跌超20%的背景下,通过重仓锂矿和航空实现易方达瑞享混合I正回报21.72% [5] - 当前不担心“算力通缩”,认为AI应用消耗算力比训练多好几个数量级,AI降本的经济性会进一步刺激硬件需求 [7] - 认为生成式AI正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拉动,将对人类生产力绝大部分领域进行彻底革命 [7] 基金经理刘健维的投资框架与观点 - 投资框架强调风险收益比、确定性和产业趋势,从景气度、空间、估值和业绩兑现四个维度选股 [9] - 构建组合时重点关注成长行业“1-10阶段”的需求放量,偏好估值被低估的成长型企业,并注重回撤管理 [10] - 假设2025年AI投资达2万亿美元,其中5%进入光模块,相关公司利润和市值仍有空间 [12] - 短期看好AI和创新药表现,认为算力设备龙头公司估值并不贵 [12] 基金经理郑希的投资框架与观点 - 管理的易方达信息产业A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86.70%,跑赢业绩基准179.87% [15] - 具备全球投资视角,同时管理A股和全球资产基金,通过经历多轮科技产业周期识别真正趋势 [15] - 2024年重仓海外算力产业链、光模块和PCB,2023年一季度重仓英伟达,2024年一季度调入博通 [16] - 看好AI数据中心产业链、国产半导体先进制程、半导体模拟电路及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景气度上行 [17] 基金经理欧阳良琦的投资框架与观点 - 投资框架偏好把握渗透率从5%到30%的成长甜蜜期,用非线性视角看待市值突破,个股选择侧重中小市值成长股 [21] - 认为人工智能的慢变量是改变交互方式和提升生产效率,2025年大级别机会在人工智能、新消费、创新药等价值增量创造明显的行业 [24] - 组合同时投资A股和H股,呈现均衡状态,涵盖人工智能产业链的硬件和软件应用 [22] 基金经理蔡荣成的投资框架与观点 - 投资框架不押注单一赛道,组合保持分散,带有左侧布局特点,重视供给侧研究 [26]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为36.02%,行业分散在光模块、国产算力、互联网龙头等多个方向 [27] - 认为全球AI产业在二季度加速,AI编程成为继ChatGPT后第二个爆发的单品,算力、模型、应用闭环飞轮开始扩张 [27] 易方达基金经理的共性特质 - 基金经理均拥有充裕的“成长期”,内部“传帮带”模式形成一致文化,长期聚焦科技领域,即便在逆风期也未出现风格漂移 [30] - 长期的专注打造了深度产业认知,公司通过齐全产品线和专业化分工,帮助基金经理在擅长赛道形成可持续超额收益 [31]
科技赛道中,也能“越来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