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9%但亏损大幅收窄71.6% 通过成本控制和门店优化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6][7][11] - 公司通过合伙人机制和会员经济探索新增长模式 短期门店运营效率和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12][13][15] - 行业在消费降级与激烈竞争下艰难转型 餐饮企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运营和深度组织变革 [7][16]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19.42亿元 同比下降18.9% 其中主力品牌呷哺呷哺销售额下降13.5% 湊湊销售额下降25.8% 调料业务收入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6] - 税前亏损7572万元同比减少71.6% 净亏损8083万元同比减少70.5% [6] - 原材料成本下降22.5% 员工成本下降18.1%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下降24.7%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64.1%至7300万元 [6]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9] 门店运营 - 全球运营937家餐厅 中国大陆918家 港澳台及其他市场19家 上半年新开32家但关闭52家 净减少135家门店 [9] - 呷哺呷哺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从39.7%提升至42.6% 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2.6%降至16.0% 湊湊品牌同样提高一二线城市集中度 [9] - 呷哺呷哺人均消费从59.6元降至53.7元降幅9.9% 翻座率从2.3倍提升至2.6倍增幅13.0% 同店销售下降15.6% [10] - 湊湊人均消费从137.8元提升至143.8元增幅4.3% 翻座率从1.6倍下滑至1.4倍降幅12.5% 同店销售下降14.0% [10]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增幅20.9% 订单量增长超过55% 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0] 新业务模式 - 合伙人计划已落地5家门店 餐厅利润率均在30%以上 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 翻台率保持在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15] - 礼品卡业务售卡金额超1.6亿元 售卡数量超43万张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达449元 消费频次达到5.4次 [15] - 公司联合动漫IP哆啦A梦开展合作 湊湊品牌推出四款新口味锅底并与IP Mifty合作 [15]
亏损收窄71%,呷哺呷哺暂时顶住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