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00520)

搜索文档
呷哺呷哺(0052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9:16
公司名稱: 呷哺呷哺餐飲管理(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3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520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0.000025 | USD | | 5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USD | 0.000025 | USD | | 5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USD 50 ...
线下业态为何热衷搞“擦边”经济?
虎嗅· 2025-09-01 21:30
线上擦边经济向线下业态迁移 - 线上擦边内容占据互联网流量30%以上 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变现逻辑 [1] - 线上擦边红利验证后 线下业态开始效仿男色营销模式 [2][3] - 线下男色营销实现更高效的流量向消费转化 [3] 线下男色营销发展轨迹 - 2021年起主题公园率先引入帅哥NPC模式 单日创造壁咚300余名游客纪录 [4] - 深圳欢乐谷呈现五步一男模场景 推动周末入园人数突破4万 其中98%为15-30岁女性 [5] - 男模NPC模式带动周边业态增长 2024年春节深圳6家星级酒店接待顾客2.93万人次 营收1380.38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62.59%和80.70% [5] 商场与餐饮行业实践成效 - 福州东百中心男模拎包活动使日均客流量增长 春节期间总销售额超9000万 总客流110万+ [7][8] -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 净利润下滑13.7% 翻台率降至3.9次/天 [9][10] - 海底捞夜店模式使深圳门店夜间客流量提升10% 部分门店翻台率高达10次/天 夜间营收翻倍 [11] 行业经营压力与擦边经济依赖 - 2025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 但主题公园22%处于亏损状态 [13] - 餐饮行业普遍亏损 呷哺呷哺净亏损0.8-1.0亿元 西安餐饮亏损4800-6000万元 全聚德净利润大跌52.28%-62.51% [13] - 76%景区计划增加NPC投入 主题公园NPC话题社交曝光量达12亿次 带动门票收入增长18% [14] 同质化与成本困境 - 仅12%主题公园具备NPC差异化运营能力 多数互动话术和表演流程高度重合 [15] - 景区为NPC支付月薪3万元高薪 但旅游企业业绩承压:峨眉山旅游净利润1.21亿元同比跌8.48% 长白山旅游净利润-205.13万元同比降109.75% 张家界亏损3327.14万元 [15] - 头部主题公园盈利恶化:香港迪士尼20年仅4年盈利 华强方特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40.88% 欢乐谷母公司文旅收入272.99亿元同比下滑13.03% [16][17] 消费需求升级与文化体验崛起 - 2025年情绪消费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但家庭游客占比提升 暑期亲子订单占比突破40% [19][20] - 年轻人旅游偏好转变:暑期订单均价增长9.9% 沉浸式慢游以55.3%占比成为最受欢迎方式 [21] - 文化主题项目表现突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接待游客680万人次 洛阳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1033.71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 [21][22] - 洛邑古城带动汉服产业快速发展 2024年汉服店达1100余家 创造3万余个就业岗位 [24]
呷哺呷哺上半年亏损收窄七成,下半年聚焦会员经济与外卖新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31 21:2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9.42亿元 同比下滑18.9% [1] - 归母净亏损8407.9万元 较去年同期2.73亿元大幅收窄70% [1] - 通过集中采购和物流优化降低运营成本 关闭低效门店提升整体效率 [1] 运营策略 - 总门店数缩减至937家 较去年同期净减少134家 [3] - 创新会员礼品卡权益 推出时令差异化产品提升客户忠诚度 [3] - 快速布局线上外送服务 开拓简餐熟食新市场 [3] 品牌发展与资本市场 - 与哆啦A梦IP达成战略合作 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 [3] - 截至8月29日收盘价0.81港元/股 总市值8.8亿港元 [3] - 通过门店调整与供应链优化实现精细化运营转型 [1][3]
呷哺呷哺集团上半年收入19.4亿元,外卖订单增长超55%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23: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3亿元收窄至0.8亿元 同比减亏幅度达71% [2] - 主力品牌呷哺呷哺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406万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2973万元 销售额下降13.5% [3] - 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3]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通过供应链与物流环节降本增效 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深度战略合作 对大宗食材采用提前锁价策略 利用数字化采购平台提升采购效率 [2] - 门店总数93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3% 上半年新开门店32家 一线城市新店14家占比43.7% 北京上海新店翻台率达8.4/7.1/6.5次 [2] 业务创新与增长动力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增幅20.9% 整体订单量增长超过55% 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3] - 会员经济成为新引擎 礼品卡4-7月销售8/19/17/22万张 累计贡献收入2.52亿元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449元 消费频次5.4次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3] - 湊湊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和场景拓展探索火锅正餐外消费场景 销售额下降25.8% [3] 海外市场与战略布局 - 海外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约5%增长 香港采用午市套餐精准营销和公交广告 台湾借助歌手驻场打造差异化体验 [3]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已落地5家合伙门店分布于京津冀 通过员工持股绑定经营利益 预计2026年底合伙门店达100家 [4][5]
亏损同比收窄七成,呷哺呷哺缓过一口气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1]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3亿元收窄至0.8亿元,同比减亏幅度达71% [1]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通过供应链战略合作、大宗食材锁价及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降本增效 [2] - 原材料成本减少1.86亿元,同比下降22.5% [3] - 人工成本降低1.48亿元,同比下降18.1% [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3亿元,降幅64.1% [4] 门店结构调整 - 门店总数93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3% [3] - 淘汰低效门店并在高潜力区域进行新店布局 [3] - 上半年新开门店32家,实现净增3家 [7] - 新店超四成位于一线城市,北京上海部分新店翻台率超过6.5 [7] 品牌差异化运营 - 凑凑品牌客单价逆势提升6元 [5] - 呷哺呷哺品牌通过降低人均消费推动翻座率从2.3提升至2.6 [5] - 两品牌同店销售额同比降幅均超10% [6] 创新扩张模式 - "凤还巢"合伙人计划通过股权加分红机制激发经营积极性 [8] - 已落地5家合伙门店,餐厅利润率均在30%以上 [8] - 单店月营业额均超35万元,翻台率保持在3次以上 [8] -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8]
关闭低效门店,呷哺呷哺调布局换效率能否业绩翻盘?
新京报· 2025-08-29 15: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整体收入19.4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净亏损0.8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71% [1]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低64.1% [1]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由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 [2] - 调味品业务收入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2] 门店网络优化 - 2024年关闭138家呷哺门店及73家湊湊门店 [1] - 2025年上半年新开门店32家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1] - 北京中交和美汇店翻台率达8.4翻 上海满天星店7.1翻 上海航头浦乐汇店6.5翻 [1] - 实施"凤还巢"合伙计划 已落地5家门店 [3] - 合伙门店利润率超30% 月营业额均超35万元 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3] 业务创新与增长 - 湊湊品牌推出商务午餐和午市一人食产品 [2]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 增幅20.9% [2] - 外卖整体订单量增长超55% 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2]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改造实现综合成本下降 [1] 战略转型 - 优化餐厅布局结构 关闭低效餐厅 [1] - 采取类似海底捞"啄木鸟计划"的策略 以牺牲规模换取效率 [2] - "凤还巢"计划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 最长10个月 [3] - 需平衡门店口味统一与合伙人自主空间的管理挑战 [3]
呷哺呷哺上半年收入19.4亿元,外卖成新增长极
环球网· 2025-08-29 15: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9.42亿元,净亏损同比收窄71%至0.8亿元 [1] - 税前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67亿元收窄至7572.1万元,分部业绩从亏损3291.6万元改善至盈利642.1万元 [2] - 核心品牌呷哺呷哺利润从406万元大幅增长至2973万元 [2]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租赁费用减少24.7% [2]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采购成本平均单价下降4%至6% [2] - 新开门店32家,其中一线城市14家,北京中交和美汇店翻台率达到8.4翻,上海满天星店达7.1翻 [4] 新业务发展 - 外卖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5%,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提升至4.27万元,增幅20.9% [4] - 凤还巢合伙人计划已落地5家门店,餐厅利润率均在30%以上,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 [3] - 预计到2026年底合作餐厅数量达到100家 [3] 会员与品牌建设 - 礼品卡业务4至7月累计贡献收入2.52万元 [5] -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达449元,消费频次较普通会员提升4.4倍 [5] - 与哆啦A梦展开战略合作,提升Z世代品牌渗透力 [4] 战略展望 - 秉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通过供应链优化、业务模式创新等多措并举 [5] - 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约5% [5]
呷哺呷哺集团上半年亏损大幅收窄 核心品牌呷哺呷哺利润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4亿元,净亏损由2024年同期的2.74亿元减少71%至0.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 - 核心品牌呷哺呷哺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 食品公司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4] - 海外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 [4] 成本控制 - 食材成本在保证原品质情况下降幅达22.5% [4] - 租赁费用成本下降24.7%,通过降租谈判新增减租金额约3876万元 [4] - 折摊费用成本率降幅达20.5% [4] 业务创新 - 外卖业务整体订单量大幅增长超过55%,带动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3] - 礼品卡业务4月至7月销售张数分别达8万、19万、17万、22万张,累计贡献收入超2.52亿元 [4] - 凑凑品牌推出4款新锅底及龙井茶风味新品,并借九周年庆与国际IP Miffy合作推出限定套餐 [3] 门店拓展 - 上半年新增门店32家,其中一线城市开店14家占新开门店总数43.7% [3] - 北京中交和美汇、上海满天星等新店开业期间翻台率分别达到8.4翻、7.1翻 [3] - "凤还巢"合伙人计划已开设5家内部合伙店,门店利润率超30%,单店营业额突破35万元 [5] 战略发展 - 集团秉持重"质"不重"量"的发展策略,注重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 [2] - 合伙人机制未来将从内部员工逐步向全行业优秀人才开放,预计2026年底合伙门店达100家 [5][6] -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会员经济运营实现经营收益增长与利润空间提升 [2][4]
呷哺呷哺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亿元 外卖订单量涨幅超55%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19.4亿元人民币 [1][3]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 同比降幅71% [3]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从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 实现大幅提升 [3] - 可用资金合计8.6亿元 现金流状况稳健 [6] 业务板块表现 - 外卖业务订单量增长超55% 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5] - 单店月外卖销售额从3.53万元增至4.27万元 增幅20.9% [5] - 调味品业务收入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3]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约5% [6] 战略转型成效 - "凤还巢"合伙人项目单店营业额超35万元 餐厅利润率超30% [1][4] - 合伙人门店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4-10个月 [4] - 付费会员消费频次达5.4次 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1][6] - 礼品卡业务4-7月累计销售66万张 贡献收入2.52亿元 [6] 运营效率提升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3] - 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供应链成本优化 [4] - 新开门店32家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5] - 建立集中采购体系优化全链路成本 [5] 未来发展策略 - 坚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 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1] - 深化会员经济 推动私域流量运营创新 [7] - 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场景 [7] - 通过年轻消费品牌联名提升品牌活力 [1]
呷哺呷哺出海启新篇:聚焦湊湊,以香港为战略支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8:15
行业出海趋势 - 内地餐饮品牌加速出海 海外中国餐饮门店已近70万家 市场规模近3万亿元 [2] - 香港作为出海前站 2024年上半年引进28间款待或餐饮企业 同比上升33% [2] 公司战略布局 - 呷哺呷哺集团2019年以湊湊品牌进军香港 作为海外第一站 目前经营14间湊湊餐厅 [3] - 采用中高端市场定位 结合台式火锅和手摇茶 品牌调性与香港饮食文化高度契合 [3] - 提出"重质不重量"策略 注重门店质量和盈利能力 优选选址 [6] 供应链体系 - 建立三级化管理模式:集团总仓、区域仓和本地中转仓 实现全球化采购和分发货 [4] - 采用集团统采+在地化协同+第三方国际化供应链服务商支持模式 [4] - 香港作为自由前置仓和中转物流供应链中枢 享有免税和先入后返税务优势 [3][4] - 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数据分析 快速补货和动态调整 [6] 本地化适应策略 - 针对法规要求进行产品改良 如新加坡市场将鸭血豆腐锅替换为卤猪蹄 [5] - 根据本地消费需求增加活海鲜等在地化产品 迎合新鲜度和营养追求 [5] - 香港与新加坡市场联动模式为其他海外市场提供复制借鉴 [6] 香港平台优势 -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餐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上市平台 [7] - 国际化市场环境 健全法律体系 优越金融基础设施和政策稳定性 [7] - 自由贸易港优势 免征关税 避免双重征税 提供成本优势和营商便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