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1015,净利润腰斩!网红“人工泪液”海露也卖不动了?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下滑 营收同比下降6%至37.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5.8%至1.63亿元[2] - 核心产品迪巧系列营收同比下滑14.22%至9.05亿元 网红产品海露人工泪液增速放缓至14.86%[7] -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5.88% 短期借款激增至17.97亿元 主要源于8.8亿元关联收购引发的债务扩张[3][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94%至8.07亿元 呈现"费用高企而增长乏力"的困境[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5亿元同比下降6% 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55.8% 扣非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52.2%[2] - 坚持现金分红方案 拟每10股派现7.62元 合计派发现金4亿元 董事长将通过持股获得1.5亿元分红[2]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达8.07亿元同比增长22.94% 2024年全年为15.17亿元同比增长15.4%[8] 债务与资金状况 - 资产负债率升至65.88% 远超同行康哲药业的9.35% 亦高于上海医药的62.14%[4] - 有息负债规模扩大 短期借款17.97亿元 长期借款4.95亿元[4] - 资金压力源于2024年7月收购百洋制药60.2%股权 交易对价8.8亿元 已支付4.4亿元 剩余4.29亿元形成其他应付款[4] 核心产品表现 - 迪巧钙系列产品营收9.05亿元同比下滑14.22% 自2024年起增速已放缓6个百分点[7] - 海露滴眼液营收3.76亿元同比增长14.86% 较2021-2023年43.09%/49.88%的高增速显著放缓 该产品在京东平台销量超200万瓶[7] 监管与运营风险 - 深交所就收购百洋制药发出关注函 质疑交易必要性、估值合理性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5] - 收购通过多层中间公司间接持股 交易结构复杂引发监管问询[5] - 医药CSO模式面临政策红利退潮与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 单纯依赖营销驱动的增长逻辑遭遇天花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