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产业升级与投资机会 - 大模型快速迭代推动"算力—数据—应用"全链条升级浪潮 [5] - 算力需求持续攀升 高性能GPU、液冷散热、光模块等AI基础设施需求长期向上 [5] - 应用端加速落地 大模型能力提升催生新一轮SaaS、垂直行业AI应用和智能硬件需求 [5] - 生态竞争加剧 头部模型厂商形成平台化能力 产业集中度可能提升 [5] - 投资重点关注具备"护城河+成长性"的基础设施和垂直应用领域标的 [5] 万兴科技大模型战略布局 - 公司发布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1.0版本 聚焦多模态领域 [6][7] - 视频大模型数据量庞大 对算力要求更高 技术门槛较难跨越 [7] - 与华为合作升级天幕大模型至2.0版本 在质量、推理速度、可控性等指标行业领先 [8] - 采用"双模驱动"策略 既整合行业主流大模型优势 又发展自研天幕大模型 [12] - 通过万兴天幕实现高性价比服务解决方案 应对行业成本与性价比关注 [12] AI应用商业化与产品策略 - 大模型产品化改变软件行业估值模式 打开原有业务天花板 [9] - B端工具向平台演进 提高客户切换成本和生命周期价值 可通过订阅和按调用量计费提升ARR [10] - C端带来新内容和交互形态 提升用户付费意愿和ARPU 爆款应用获得估值溢价 [10] - 公司推行矩阵化产品策略 让单品在细分市场位列前三 [15] - 推出"万兴超媒Agent" 通过对话处理音视频图片 生成通用型和垂类场景视频 [16] 多模态与垂直应用发展 - 文本大模型优化空间逐渐缩小 多模态大模型发展空间更广阔 [11][12] - 多模态算力消耗量巨大 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12] - 公司分三个层面满足用户需求:手机App万兴天幕AI、桌面端创作广场、API服务创作引擎 [9] - AI加速创意平权 全球近10亿"准专业用户"和40亿普通消费者正借助创意工具提升能力 [17] - 数字创意领域产品数量众多但单产品规模不大 迭代速度较快 [15] 中国AI产业全球竞争力 - 中国拥有统一大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22] - 数字化消费市场和产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极为丰富 为AI落地提供土壤 [23] - 产业链完善 从芯片设计到软件平台与垂直应用 供应链整合能力全球领先 [23]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基础设施和试点应用获得支持 [23] - AI人才密度高 中国近5.3万名AI人才 占全球重要比例 [23] 企业AI化与效率提升 - 通过AI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21] - AI在财务分析、供应链优化、研发设计等环节加快渗透 [21] - 公司全面推行工作AI化 投入资金引入AI工具 鼓励员工使用AI产品 [20] - AI不仅是外部产品创新工具 更是内部经营提质增效杠杆 [21] - 市场可能对"AI原生企业"或"AI渗透率较高企业"给予更高估值倍数 [21]
AI中国|技术迭代+商业落地,AI多模态及AI应用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