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黄给白宫画饼,国产芯片“借上英伟达的东风”

中国芯片市场投资前景 - 中国芯片市场目前价值500亿美元 年增长率50% 成为重要投资主题 [3] - 投资者积极布局国产替代芯片股 寒武纪股价自2022年底部上涨33倍 达1587.91元 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价第一 [3]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 对应市值约7700亿元 [3] 寒武纪估值分析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营收52亿元 与公司预估50-70亿元下限基本一致 [5] - 按2026年130倍PE计算 预计净利润22.13亿元 对应估值2877亿元 显著低于当前6000亿市值 [5] - 公司主动发布公告提示风险 预计2023年营收50-70亿元 无新产品发布计划 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 [7] 行业驱动因素 - 云厂商资本开支激增 AI芯片国产化替代趋势 以及寒武纪40亿元定增投入AI大模型研发构成三大上涨动力 [7] - 美国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 《芯片与科学法案》及"RTT滚动式技术门槛"试图将中国AI总算力限制在美国10%以内 [7] - 国产替代成为确定性较高的趋势 但需关注估值合理性 [7] 技术竞争格局 - 沐曦IPO问询中表示与英伟达H20芯片客户群体差异较大 不构成直接竞争 [10] - 英伟达H20算力较低但配备HBM3显存 保留高速互连带宽 在大模型推理场景更具优势 [10] - 国产芯片在算力上有进步 但互联效率和软件生态成熟度仍落后于英伟达 存在性价比不足问题 [12] - 国内大模型训练多采用专用芯片而非通用芯片 国产芯片海外市场拓展困难 行业面临内卷压力 [12] 行业本质与竞争态势 - 芯片行业已超越科技产业范畴 具备军火属性 涉及技术路线 市场格局和国家力量的全面博弈 [13] - 英伟达面临多方压力冲突 H20和B系列芯片供应稳定性存疑 目前未见各方让步迹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