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们复盘了会稽山的“网红路”,发现“黄酒复兴”还为时尚早

核心观点 - 黄酒行业面临增长困境 依赖营销驱动的年轻化策略未能转化为可持续盈利 缺乏类似白酒的高端化路径和清晰品牌定位 [2][13][16][19] - 会稽山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跨界联名实现短期热度与营收增长 但高额销售费用侵蚀利润 二季度业绩显著下滑 [5][7][11][13] - 私募大佬葛卫东入股引发资本市场短暂追捧 但行业基本面未改变 "黄酒复兴"叙事缺乏长期产业逻辑支撑 [3][13][2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17亿元 同比增长11.03% 归母净利润9400万元 同比仅增3.41% [5]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仅13.4万元 扣非后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 [5] - 销售费用达2.15亿元 同比增长54% 占毛利近一半 [5] 业务结构 - 按产品分:中高端黄酒收入5.21亿元(同比+7.16%) 普通黄酒1.95亿元(同比+2.53%) 其他酒7038万元(同比+60.47%) [18] - 按区域分:浙江大区收入5.18亿元(同比+19.29%) 上海地区1.36亿元(同比-11.33%) 江苏大区5194万元(同比-13.83%) [14] 营销策略 - 在抖音、小红书平台与白冰、吴彦祖等合作推广 "一日一熏"气泡黄酒618期间GMV突破5000万元 同比增长400% [7][11] - 联名古茗奶茶等跨界营销 包揽抖音618黄酒榜TOP1-TOP3 [7][11] 资本市场反应 - 8月牛市期间市值一度超越古越龙山成为行业第一 突破百亿元 [3][11] - 葛卫东二季度新进持股497.15万股 参考市值0.99亿元 占总股本1.04% [3][4] - 2022年李宁推出"十二阅"黄酒时 会稽山与古越龙山市值合计近200亿元 [20] 行业对比 - 白酒行业通过品牌溢价和渠道下沉掌控宴请、商务等刚性消费场景 黄酒仍受限于区域性和季节性消费 [13][19] - 会稽山高端产品"国酿1958"(300-800元/瓶)未形成规模 主销产品价格带集中在10-30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