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固态电池技术起源于19世纪 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发展缓慢 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型固态电解质出现后重回视野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迎来研发与投资热潮[2] - 近期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亿纬锂能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且良品率达90%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建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交付60Ah第一代产品[2] 固态电池类型与产业化进程 - 根据液体含量分为半固态(5-10wt%) 准固态(0-5wt%) 全固态(0wt%)三种类型 全固态电池可将电动车续航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并彻底解决燃爆风险[3]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2030年迈入规模量产阶段:孚能科技计划2026-2027年小批量量产装车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国轩高科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 奇瑞联合中科院/宁德时代攻关三大核心领域 预计2026年量产装车[3] 成本挑战与设备需求 - 固态电池2026年成本预计达5700元/kWh 100kWh电池成本接近60万元 导致整车价格可能超过百万 欣旺达计划2026年将成本控制在2000元/kWh以内 但100度电电池成本仍达20万元级别[4] - 成本高企源于新材料研发成本及生产工艺差异 特别是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复合/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 设备需求激增: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同比增长70% 海目星新增订单44.21亿元同比增长117.5% 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4] 材料体系与应用场景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更优秀性能有望成为主流选择 硫化锂作为核心原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其制备路线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三类[5] - 应用层面梯度渗透:最初应用于eVTOL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随后渗透至高端电动车市场 最后进入30万元以下大众消费市场[5] 商业化进程与政策支持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明确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高端装备领域 中金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808GWh 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超150GWh 动力/EVTOL/消费电子分别对应93/40/23GWh装机需求 渗透率分别为3%/40%/15%[6] - 国家层面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10项团体标准审查会及5项标准启动会 解决安全性评估问题并规范材料评测/电池装配方法[6]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成为长期黄金赛道 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将经历淘汰赛 过度依赖融资缺乏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面临出清 在材料体系/工艺设备/商业模式实现突破的企业将崭露头角[7]
固态电池的“爆发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