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现状与规模 - 中国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 2024年工业母机市场规模达7128.86亿元 较2019年6313.62亿元增长12.9% 预计2029年突破8000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8%和9.4% 显著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6] - 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其中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 乔锋智能 创世纪 国盛智科分别增长56.43% 47.38%和32% [6] 政策支持 - 2026年计划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 [4] - 政策要求国家重大专项同步布局标准研制 采用"标准前置"模式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5] - 首次将碳排放核算 能效等级 工控安全纳入强制要求 纵向贯通材料部件整机集成 横向联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6] 投资逻辑与技术进步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 预计2030年跃升至60%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低30-50% [8]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华中数控9型AI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 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8] - 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科德数控与昊志机电在电主轴领域合作 汉江机床与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协同创新 [8] 新兴需求增长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电池 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成为新增长点 [9] - 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加工需微米级精度设备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750亿元 带动加工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9]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带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5800亿元 [10] 未来趋势与关注方向 - 重点关注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 新材料加工设备升级 国产设备出海三大趋势 [12] - 投资布局聚焦五轴联动高端机床厂商 数控系统主轴等核心部件企业 新能源航空航天专用设备商 [12] - 紧盯政策落地节奏 产能释放(科德 海天等新产线2025年投产) 出口拓展三大节点 [13]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