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座超级机场背后的广州航空突围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在国际客流复苏背景下展开竞争 上海浦东机场凭借国际旅客增长优势在客运吞吐量排名中登顶 广州白云机场通过扩建提升单体机场规模以增强竞争力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机场群协作模式冲刺"世界级机场群"目标 [1][5][6][11][12] 民航业恢复与枢纽竞争格局 - 中国民航业加速恢复 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拓展 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增加 [1] - 2024年上半年上海浦东机场以4116.1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一 同比增长11.6% 广州白云机场4003.59万人次居第二 同比增长7.03% 北京首都机场3417万人次排第三 同比增长4.5% [6] - 全球机场客运吞吐量排名中 上海浦东机场以7679万人次位列第十 较2023年上升11位 广州白云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分列第十二和第十六位 [6] 双机场城市发展现状 - 中国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仅上海、北京、成都 2024年上海双机场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9% 北京双枢纽旅客吞吐量时隔5年再次破亿 入境游客增长186.8% 成都达8733.6万人次 [7] - 双机场可通过功能分工提升航班准点率和服务体验 并形成航空经济区吸引产业集聚 例如成都东部新区围绕天府机场构建"一核四区"发展格局 双流区对标上海虹桥商务区规划"一港三区"战略 [7][8] - 南京和重庆规划双机场建设 南京将启动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重庆计划新建璧山国际机场 [8] 广州白云机场发展战略 - 白云机场通过扩建提升单体机场规模 T3航站楼竣工后进入"三航站楼、五条跑道"阶段 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1.2亿人次 货邮吞吐能力达380万吨 规模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1][11] - 白云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 虽为全球超级枢纽型单体机场 但较双机场城市仍有差距 [6][7] - 广州新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位于佛山高明 预计2028年投产 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 2050年超6000万人次 将成为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组成部分 [11][12] 机场建设与区域协作 - 中国多地加速机场建设或扩建 "十四五"期间规划73个机场重点项目 包括39个新建项目、10个迁建项目和24个改扩建项目 [10]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座运营机场 包括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香港三座枢纽机场 以及珠海金湾、澳门两座干线机场和惠州平潭、佛山沙堤两座支线机场 [11] - 2024年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超2.14亿人次 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 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五大机场建立"A5联动机制" 通过协作提升区域民航竞争力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