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但需警惕盲目扩张和低价竞争带来的安全隐患及不可持续问题 行业呼吁高质量发展并构建创新生态 [1][4][8][9] - 国家政策目标推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 2027年目标1.8亿千瓦 2030年有望达3亿千瓦 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4][5][6] - 宁德市作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 贡献全球超20%锂电池产能 是储能产业重要生态基地 [1] 新型储能发展规模与目标 - 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 截至2024年底达7376万千瓦 [1][4] - 《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7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2027年总装机达1.8亿千瓦以上 [4] - 2030年装机目标乐观预计达3亿千瓦 但工信部路线图将3亿千瓦目标稳妥放宽至2035年 [5][6] - 2030年需满足全国13万亿千瓦时用电需求 促进28至30亿千瓦新能源消纳 [5] 行业挑战与问题 - 储能系统价格三年下降约80% 近期集采中标价低于0.4元/Wh 严重偏离成本 [8] - 恶性低价导致减料减配 埋下质量安全隐患 价格战蔓延海外使企业毛利急速缩水 [8] - 产能无序扩张引发激烈价格竞争 出现产品参数虚标、技术同质化问题 [8] 高质量发展路径 - 需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重点包括坚守安全底线、构建实证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融合零碳电力系统 [9] - 下一步需在政策、机制和标准上发力探索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9] - "十五五"期间新型储能需与源网荷各环节融合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10] 产业地位与影响 - 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核心构成 其规模决定新能源发展质量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5] - 储能产业被列为我国能源领域"十五五"建设期间重要看点 将带动约2500亿元直接投资 [4][10]
新型储能勇攀3亿千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