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短期“流血”换长期霸权,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至200美元

公司战略路径 - 阿里巴巴采用集团协同的"全家桶"打法高调切入即时零售赛道 将竞争演绎为集团交响曲 [2] - 战略分为三步:低价揽客通过"30分钟达"和"9.9元包邮生鲜"吸引用户 2025年上半年即时零售营收同比涨12% 新增用户超2亿 带动淘宝整体用户数暴涨25% [4] - 补贴换信任投入500亿元专项补贴基金 2025年Q2高客单价订单(500元以上)占比从15%升至28% AI推荐加持下转化率提升20% [5] - 生鲜突围通过生鲜+日用品即时配送构建护城河 预期未来三年新增年化GMV 1万亿元 生鲜占比超40% 2025年Q2用户日活复购率达3.2次同比提升18% [6] - 集团协同ROI达1.8:1 淘宝负责流量 天猫贡献品牌 饿了么打前锋 菜鸟做后勤 [6]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Q2即时零售营收占比5.7% 增速最快达12% YoY 预计2026年能贡献15% [15] - 2025年H1淘宝/Tmall用户数增长25% 活跃买家9.5亿 月均订单频次从4.2次升至5.1次 农村用户流失率从5%降到2% [15] - 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5%升至25% 超越美团在非外卖即时领域的GTV [15] - 预计2026年国内commerce营收增长15% 远超行业平均8% [14] - 2026财年每股收益预计8.00-8.50美元 较2025财年7.50美元同比增长约12% [18] 竞争格局 - 美团Q2订单增长仅3% 外卖净利润Q2暴跌89% 补贴烧钱近200亿元 高度依赖外卖补贴陷于"外卖补贴泥潭" [4][9][15] - 京东补贴总额100亿元 以3C、家电为主 ROI仅1.0:1 基本持平难以放大规模 份额难破10% [9][10][16] - 阿里用500亿元补贴打出集团合力 金额不到美团1800亿元补贴的三分之一 但效率最高 [9][10] - 市场规模2026年将突破2万亿元 阿里凭借"集团协同"作为最大底牌 [17] 估值与前景 - 当前前瞻市盈率19.4倍至21.5倍区间 低于科技板块整体均值约25倍 也低于十年均值31.6倍和五年均值25.3倍 [18] - 如回归五年PE均值取估值中位数 股价有24%上升空间达到200美元 如回归上市以来PE中位数有41%上升空间达到229美元 [19] - 即时商业成为AI/云端交叉销售的"飞轮" 受益于云计算26%的增长动能 [18] - 整体为短期"流血"换长期霸权的策略 既是防御守住电商份额超50% 更是进攻实现复购率+18%和用户+25%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