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汤拆分芯片业务始末:百度创始成员加入,半年已融15亿
商汤商汤(HK:00020) 36氪·2025-09-19 21:42

公司背景与团队构成 - 曦望由商汤科技拆分成立 专注于大模型推理芯片研发 采用"1+X"战略推动芯片业务独立发展[4][5] - 高管团队包括联席CEO王湛(前百度创始产品经理)和王勇(前AMD、昆仑芯老将) 王湛负责运营管理和商业化 王勇主导产品与技术[11][12] - 团队规模达200人 年增长50% 核心成员来自AMD、Intel、阿里等企业[12]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累计投入11亿元研发资金 已量产两款芯片:S1(云边视觉推理芯片 出货超万片)和S2(大模型推理GPGPU)[13][14] - 下一代S3芯片计划2026年推出 通过架构创新将推理成本降低10倍 采用低精度计算单元和大容量显存设计[15][16] - 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 覆盖指令集定义、GPGPU IP架构及编译器工具链[17] - 研发周期仅14个月 较行业平均22个月缩短36% 团队规模为行业普遍水平的1/3[17] 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完成多轮融资 累计超15亿元 其中70%资方为产业资本(三一集团、第四范式、游族网络等)[13][19] - 通过绑定产业资本实现研发与商业化协同 在芯片规划阶段即考虑实际应用场景[19] - 与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和万卡智算中心形成技术协同 提供验证和商业化支撑[2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被视作中国GPU行业元年 推理市场爆发和外部环境变化为国产芯片创造机会窗口[22] - 国产芯片企业迎来商业化突破: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 沐曦出货超2.5万颗 海光芯片出货迈过10万大关[22] - 行业共识转向兼容CUDA架构和聚焦细分赛道 避免早期企业在技术路线上的试错成本[24] - 市场至少支撑3-5家头部企业 2025年成为入场资格线 未实现流片的企业将失去竞争机会[25] 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坚持兼容CUDA生态 选择推理芯片细分赛道 利用后发优势规避行业早期试错风险[24] - 核心竞争要素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市场预判能力以及商业化落地速度[25] - 通过产业资本联动和商汤技术背书 实现从研发到商业化的闭环推进[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