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看“寒王”:寒武纪业绩说明会说明了什么?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受到资金追捧 盘中一度超越贵州茅台登顶A股股王 但公司管理层对市场最关心的产品迭代时间表等关键问题未给出明确回应 形成市场热情与基本面审慎之间的鲜明对比 [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显著改善 营收同比增长4347% 实现首次半年度盈利 但产品迭代滞后 市场份额较低 软件生态仍在追赶 业务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等基本面问题仍存 [5][11][20] - 国内AI算力市场在国产替代和政策环境下快速发展 公司作为A股稀缺的云端AI芯片标的获得资本关注 但面临华为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需在技术迭代和生态建设上加速突破 [6][7][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55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6亿元 第二季度分别扩大至6.83亿元和6.37亿元 盈利拐点出现在2024年第四季度 [5] - 合同负债科目从2025年第一季度末的142万元增至第二季度末的5.43亿元 单季度增长超过380倍 显示大量客户预付货款锁定未来产品供应 [6] - 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合计亏损超过38亿元 [5] 产品与研发 - 主力云端训练芯片仍是2022年发布的思元370系列 近四年未推出迭代性新品 [11] - 新一代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建设周期规划为36个月 需较长时间才能面市 [12] - 定增方案拟募集近40亿元 其中20.5亿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 14.5亿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 [22] - 芯片平台项目将研发面向大模型需求的交换芯片 提升多芯片协同工作的系统级互联能力 [22]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中 华为海思市场份额23% 公司市场份额仅1% [13] - 2024年AI芯片出货量华为昇腾约64万片 百度昆仑芯约6.9万片 公司2.6万片 [13] - 中国移动51亿元人工智能服务器集采项目中 公司未直接中标 华为CANN生态和类CUDA生态形成两大竞争阵营 [14][15][16] - 百度昆仑芯在类CUDA生态标包中取得70%-100%份额 显示较强竞争力 [16] 行业环境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约19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到552亿美元 [6] - 美国对高端AI芯片出口管制促使国内企业寻求国产替代 为国内AI芯片产业提供市场空间 [7] - 国内云端AI芯片市场形成华为昇腾、百度昆仑芯和寒武纪三家并立格局 公司是A股稀缺的专注云端AI芯片的标的 [8] 业务与客户 - 业务高度聚焦云端产品线 边缘产品线因成本提升战略性暂缓 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因回款周期长未承接新项目 [19] - 2024年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79.15%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96.48% 存在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20] - 产品已部署于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 [24] 管理层沟通 - 在业绩说明会上对超过80个投资者问题仅回应约20个 对产品时间表、生态建设等关键问题未提供增量信息 [2][22][26] - 管理层回应以重复公开信息为主 未给出具体时间表和可量化目标 [23][25] - 主要竞争对手华为在同一天公布了未来三年精确到季度的产品路线图 形成鲜明对比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