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的Optimus机器人稳了吗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现状与挑战 - 理想目标是机器人能稳定行走并用灵巧手执行复杂任务,进入工厂或家庭,但面临平衡运动控制达标、泛化任务能力自主完成、可靠性接近车规级几大挑战[3] - 现实表现是2024年1月放出叠衣服视频,同年10月在发布会上与人群互动实为遥控操作,Tesla Diner开业时负责爆米花机也是远程操控,被行业诟病[3] - 在运动控制能力方面,国内第二梯队的越疆和星动纪元可能略胜一筹,目前Optimus无论是下肢行走还是上肢抓取都未表现出明显优势[3] 特斯拉的技术整合优势 - 优势在于全面自研和软硬件协同,例如将28个关节全部做成一体化电驱模组,并且电机、减速器、编码器、驱动板、热管理都全面自研,属于典型垂直整合打法[3] - 电池方面使用自研4680圆柱电芯和自研BMS,芯片方面自研FSD AI5 SOC芯片专门适配纯视觉端到端模型,而初创公司多采用第三方动力锂电池和英伟达或英特尔芯片[5] 技术路径与数据挑战 - 第三代Optimus最大更新是泛化能力指数级增长,正从动捕服和VR头显/远程操控的数据采集方式,转向更多使用人类视频并直接用其训练机器人模型[7] - 纯视觉方案成本优势显著,多传感器套件成本高达数万美元而摄像头仅数百美元,但仅2D视频不足以满足训练需求,还需机器人末端3D坐标及轨迹、6DOF位姿等多模态数据[10] - 当前灵巧手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物理场景,本质问题在于数据量与覆盖度的双重缺失,高质量数据比大规模数据更关键,特斯拉在这方面并不比友商领先太多[10] 公司战略与市场预期 - 国内机器人公司如智元机器人内部人士评价,特斯拉机器人整体能打7分(满分10分)而智元只有3-4分,差距明显,且这是在马斯克机器人第三代更新之前的判断[7] - 特斯拉80%的价值被认为来自于Optimus,公司董事提出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要求10年内将公司市值从1万亿干到8.5万亿,并交付2000万辆汽车、100万台Optimus等运营里程碑[15][17] - 为实现市值目标需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市值需达到两个英伟达加半个微软的规模,马斯克近期花10亿美元购入257万股公司股票,消息披露后股价一度飙升超过8%,市值猛增约1000亿美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