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物流车火了!上市公司纷纷入局

行业驱动因素 - 末端配送成本占物流总成本比例超过30%且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推动无人配送需求[3][6] -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无人物流车发展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2023年政策打破上路壁垒[6] - 全国3600个区县中超1900个已支持无人车上路占比过半政策支持范围持续扩大[6]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扩大加剧运力缺口医药和重物配送领域存在明确痛点如全国70万个水站配送成本高且从业者老龄化[6] 成本与技术进展 - 无人车售价从2018年上百万降至目前最低2万元以下进入价格快速下降通道[7] - 激光雷达单价从2021年10万元下降至2024年4000元未来有望降至千元级别[7] - 车规摄像头价格从上千美元降至120美元量产与功能分化推动成本下降[7] - 供应链成熟包括智能驾驶技术、摄像头、雷达和电池等为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7] 上市公司战略布局 - 德赛西威推出低速无人车品牌"川行致远"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六项行业首发技术包括全车规级开发和6年30万公里电池标准[9] - 德赛西威选择赛道基于三大需求驱动:最后一公里成本高、即时零售需求爆发、消费者时效要求提升且经济模型清晰[9] - 佑驾创新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依托前装生态数据复用实现算法优化具备公开道路应对能力[10] - 佑驾创新实现"发布即交付"首批车辆交付快递行业客户并与深圳邮政等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多城市落地[11] 商业化应用成果 - 无人物流车提供商分为三类:自动驾驶技术切入如新石器、配送场景切入如菜鸟、车企背景切入如毫末智行[13] - 医药配送领域无人车实现当日达配送降本50%效率提升70%并开通一小时紧急配送服务[14] - 快递领域无人车团队降本70%单包裹成本降至0.1元每车白天运载1500票货物[14] - 菜鸟无人车覆盖全国25省可上路区县1900多个续航近200公里适合中长距离配送[14] 市场规模与前景 - 物流无人车理论最大年替换空间为444万辆商用车对应年市场规模2071亿元[15] - 行业面临系统集成挑战需平衡成本、性能和周期通过标准化和生态协作应对[15] - 无人车通过场景数据反哺自动驾驶算法构建移动服务生态[15] - 未来3~5年无人配送将成为物流行业常态伴随成本下降和技术突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