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人工智能正成为企业应对竞争压力和实现战略升级的核心手段,其发展路径是从解决工业制造中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等具体问题出发 [7] - 工业AI的落地是“寻路者”(需求方企业)与“搭台者”(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具体场景中共同定义的过程,其关键价值在于实现“人机再分工”,提升系统效率 [9][29] - 工业AI应用正从替代“工业肢体”的自动化初级阶段,向成为主导认知、决策的“第二大脑”的高级阶段演进,其可靠性通过“数字孪生+AI”的融合方案得以保障 [18][23] 工业AI的市场需求与驱动力 - 企业寻求AI解决方案的驱动力包括清晰的竞争生存压力以及主动求变以赢得未来的战略意志,AI已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手段 [12]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已超过37%,其中运输场景渗透率达78%,仓储与安全管理渗透率分别为47.27%和52.73% [12] - 采用智能采购供应链的企业,采购效率可提高30%以上,采购周期可缩短50%以上,不拥抱AI的企业将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陷入竞争劣势 [13]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47%在中国,超过半数AI专利由中国持有,中国企业正积极应用AI [13] - 埃森哲调研显示,53%的中国企业正通过AI连接和融合多个流程,比全球水平高11个百分点,18%的领先中国企业正以AI为核心重新设计端到端的流程 [15] 工业AI的应用层级与核心能力 - 工业AI应用存在从初级到高级的演进:初级阶段是替代“工业肢体”,实现自动化升级,解决“人眼累、人手慢、人判断不准”的痛点 [18][20] - 高级阶段是成为工业的“第二大脑”,主导认知和决策,通过整合生产全环节数据来优化生产排程、预测设备故障、调整工艺参数 [20] - 与消费级应用不同,工业场景试错成本极高,一个未经充分验证的算法建议可能导致产品报废、设备停机或安全事故 [20] - “数字孪生+AI”的融合解决方案是实现可靠落地的关键路径,通过在数字世界构建1:1虚拟模型进行模拟测试,确保物理世界中的“一次正确” [23] 领先企业的解决方案与实践 - 西门子展示了其工业AI解决方案,例如与中科摩通合作的智能装配设备,靠AI助手将程序开发和调试周期各缩短30% [9] - 西门子提出的“一次正确”理念,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企业极大减轻隐性试错成本,并使过去因风险过高而不敢尝试的深度优化成为可能 [23][25] - 该方案解决了工业制造中“经验难复制”的痛点,将依赖老师傅个人经验的“手搓”式决策,转变为可标准化、规模化复制的AI智能决策 [25] - 西门子是AI领域的早期探索者,其AI布局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1973年获得首项AI相关专利,2022年后推出生成式AI产品Industrial Copilot并荣获赫尔墨斯奖 [30] - 西门子的工业AI解决方案基于其在工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并率先在自身工厂中经过验证后才推向客户 [31][33]
在工博会找一个“AI脑”|品牌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