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国西门子(SIEGY)
icon
搜索文档
最新!又1款创新器械获批上市!
思宇MedTech· 2025-08-04 17:18
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4-5日召开,设有个人奖项和企业奖项 [1] - 个人奖项面向医生、企业家和科研人员 [1] - 企业奖项申报即将截止 [1] 创新医疗器械审批 - 2025年8月1日,国家药监局批准西门子医疗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 [1] - 截至2025年,我国累计批准364项创新医疗器械 [2] 磁共振成像系统技术 - 西门子医疗的7T磁共振成像系统由7T超导磁体、梯度系统等8大组件构成 [3] - 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具备静动态多通道发射平台与多核成像功能 [3] - 可提供头部钠图像、四肢肌肉和肝脏的磷核波谱数据 [3] - 实现图像实时调节,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效能 [3] 高场强MRI发展趋势 - 7T磁共振系统代表超高场MRI技术前沿,正从学术研究走向临床应用 [4] - 7T系统将成像从结构分辨率提升至代谢信息可视化维度 [6] - 全球7T MRI系统约100台,其中65%由西门子医疗提供 [6] MAGNETOM Terra.X技术优势 - 全球首款获得FDA、CE与NMPA三重批准的临床级7T系统 [8] - 唯一实现NMPA注册并国产化整机装配的7T临床磁共振 [8] - 信噪比比3T提升近两倍,实现亚毫米级成像 [7] - 首次实用化多核成像能力,可检测钠核和磷核信号 [7] - 提供软骨微结构分析、微血管成像等复合影像功能 [7] MAGNETOM Terra.X创新技术 - 八通道并行射频发射解决高场强下射频不均问题 [11] - Deep Resolve AI重建引擎将脑部扫描时间缩短至15-20分钟 [11] - 多核成像平台支持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高难度诊断 [11] - 零氦挥发磁体设计降低运行成本 [11] - 双模式运行满足临床与科研双重需求 [12] 市场部署情况 - 已在梅奥诊所、日内瓦大学医院等全球头部机构落地 [12] - 2025年2月28日首台国产化Terra.X落地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12] - 通过深圳制造基地实现本地化组装与服务 [13]
“要想提升竞争力,必须在中国市场深耕”(见证·中国机遇) ——访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46
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 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司将继续加码中国市场 与中国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1] - 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体量 一直是公司全球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 - 公司认为要在全球竞争中胜出 必须在中国市场上开展竞争 与更强的竞争对手比拼 和最好的客户携手共赢 [1] 技术优势与数字化布局 - 中国在电池 电机 电控等技术上拥有显著优势 公司不会忽视更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1] - 人工智能将改变制造业的未来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1] - 公司全球首座原生数字化工厂位于南京 数字化技术应用使工厂产能提高近2倍 生产效率提升20% 产品上市时间缩短近20% [1] 产品研发与本地化创新 - 公司在中国发布18款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新品 其中16款实现全面本土研发 [1] - 公司成立中国创新产品事业部 增加67%研发投入 未来将以季度为单位推出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1] - 本地研发产品助力中国制造商降本增效 实现高价值转型 深化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价值链布局 [1] 市场前景与未来规划 - 公司预期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工业自动化业务会显著增加 工业自动化将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中国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 公司将继续立足中国市场需求 加快本土创新 助力客户提升竞争力 [1]
2025储能生态对接会圆满举办!产业链共探“储能技术+智能制造”协同前行
核心观点 - 储能技术正经历以"新一代电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变革,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 [2][5] - 产业链头部企业通过材料革新、系统集成、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电芯电量提升25%同时成本降低18% [8][14][16] - 智能制造技术沿"虚拟优化-硬件执行-质量管控"链条深度融合,驱动储能产业向高兼容性、低成本和安全性进化 [22][24] 技术破壁 - 中创新航通过392电芯、314B长循环电芯及6.25MWh集装箱系统实现电量提升25%且成本降低18%,产线兼容设计支持技术平滑迭代 [8] - 东方日升推出Risen Stack1堆叠式一体机覆盖48~120kWh容量区间,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初始投资门槛,解决工商业储能产品空白 [10] - 行业技术趋势聚焦高能量密度电芯迭代、系统高压化和功能集成,实现投资与运维成本双降 [5][8] 智造升维 - 西门子构建端到端数字孪生体系,结构化工艺表达技术解决设备参数互联低效问题,BMS与热失控仿真技术提升储能安全性 [13][14] - 费斯托VTUX阀岛平台减少30%布线成本与安装空间,AX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实现预测性维护,避免意外停机 [16] - 发那科大负载机器人实现700公斤级储能集装箱自动入库,高速版机器人震动抑制技术使电芯叠片节拍领先行业 [18] - 遨博协作机器人模块化关节支持涂胶等工艺快速部署,调试周期仅为传统龙门的1/10 [20] - 梅卡曼德AI+3D视觉技术解决电芯全流程高精度定位与复杂材质识别,减少误差与停机时间 [22] 生态共振 - 圆桌论坛共识:以智能制造贯通大电芯研发、柔性生产与全球服务全链条,推动储能产业质变 [23][24] - 智能技术重构储能制造底层逻辑,行业从"单体创新"向"系统级生态竞争力"跃迁 [26] - 联盟将举办珠三角专场对接会,聚焦智能制造与场景化应用,整合产业链资源 [29][30]
专访丨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中国是孵化工业智能体的热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8:58
人工智能从技术热走向应用深 -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从"技术热"转向"应用深",关注点集中在AI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及制造业转型升级 [1][2] - 工业AI正深度渗透制造环节的控制逻辑和工艺机理,带来效率和质量质的飞跃 [3] - 工业AI时代窗口已打开,中国成为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拥有"广度""深度""高度"优势 [1][10] 工业AI技术发展与应用 - 工业AI从"能说会写"迈向"能行动会工作",智能体让AI从思考进入实操阶段 [3] -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具备跨系统协调能力,计划2025年底在中国落地 [3] - 工业AI提升制造链灵活性,使"柔性生产"规模化成为可能 [3] 工业AI落地挑战与解决方案 - 工业AI规模化需搭建精通机器语言的"大模型",需海量数据及深厚行业知识支撑 [5][6] - 全球约80%工业数据因设备未联网或系统孤立无法被有效利用 [7] - 西门子通过收购Altair和Dotmatics(总价值150亿美元)扩充AI能力,加速工业基础模型研发 [7] 中国制造业与工业AI结合 - 中国在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为工业AI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8][9] - 西门子AI解决方案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冲压、焊接、涂装等核心环节 [8] - 中国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41大类666小类)及600多万家制造企业,为工业AI提供多样化训练样本 [10] 工业AI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AI将向平台化协同、垂直模型+智能体、数字孪生增强方向发展 [9] - 中国AI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大模型研发和智能体系统落地已走在世界前列 [10] - 工业AI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智能制造强国"的关键引擎 [1][1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全球创新共聚,AI迈向价值创造与规则定义新阶段
经济观察报· 2025-07-29 15:47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70余国1500余位专家,包括12位图灵奖及诺贝尔奖得主,800余家企业展示3000余项前沿科技,其中"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超100款,线下参观人数预计突破35万人次,全网流量超23.6亿创历史新高 [2] - 大会见证AI从"参数竞赛"转向"价值创造",中国AI产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全球规则定义 [2] 华为昇腾算力 - 华为展示昇腾384超节点(Atlas 900 A3 SuperPoD),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大带宽低时延互联,解决集群内通信瓶颈 [2] - 昇腾已适配开发80+大模型,联合2700+伙伴孵化6000+行业解决方案覆盖11大领域 [4] 兆芯处理器 - 兆芯开先KX-7000N AIPC处理器集成高性能NPU,支持本地大模型推理;开胜KH-50000服务器处理器构建多形态AI算力基座 [4] - 兆芯实现AI公文辅助写作本地化部署支持60+类公文生成,教育智能体赋能教学终端与智慧大屏 [6] 摩尔线程GPU - 摩尔线程展示以国产全功能GPU为底座的通用加速计算平台、夸娥智算集群方案,覆盖专业图形渲染、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等领域 [6] - 构建"硬件+软件+行业解决方案"生态布局,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国产突破,协同超图完成遥感大模型全流程国产化 [8] 沐曦GPU - 沐曦发布国产旗舰GPU曦云C600及训推一体全栈方案,基于自主IP架构构建全流程国产供应链闭环 [8] - 联合机构共建开源生态实验室,发布"求索2.0"评测基准,软硬协同优化使模型效率提升3倍 [10] 北电数智AI底座 - 北电数智构建"1个AI底座+2大产业平台"体系,横向覆盖城市级AI底座,纵向打通行业全生命周期 [11] - 前进·AI智算平台纳管11款国产芯片形成千卡级异构算力集群,红湖·可信数据服务推动行业模型能力跃升 [13] 西门子工业AI - 西门子展示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行业知识驱动全流程自主生产,预计提升效率50% [13] - 工业基础模型能处理三维模型、传感数据等工业语言,铜冶炼能耗优化案例实现冷站系统能耗降35% [15] 超聚变解决方案 - 超聚变推出FusionOne AI解决方案十大行业实践,贯通算力底座重构与场景化应用 [15] - 构建云-边-终一体化算力网络,软硬协同调优提升AI应用性能,企业内部落地超100个单点应用 [17] Rokid智能眼镜 - Rokid Glasses仅49克,融合衍射光波导成像与语音交互技术,支持跨国咖啡馆场景的跨语言无缝交流 [17] - 内置高通骁龙AR1芯片支持多模型协同,产品形态与场景应用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 [19]
西门子:以深厚的AI布局引领工业AI迈向新高度
人民网· 2025-07-28 16:14
公司动态 - 西门子首次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展示生成式AI技术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重点聚焦"工业基础模型"与"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 [1] - 公司系统呈现了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运维管理的全价值链AI创新成果,并展示最新的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 [1] -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在展会期间完成"中国首秀",演示了通过增加生产新订单的实际场景驱动自主生产的全流程任务 [1] 技术布局 - 公司正加速研发工业基础模型(Industrial Foundation Model),作为工业世界的"通用语言",同时开发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 [2] - 通过战略收购与合作,西门子已构建起完整的工业AI生态系统 [2] - 公司融合大语言模型与深厚的行业知识,使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能够协同处理订单输入、需求预测、设备控制到物流调度等任务 [1] 行业展望 - 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打开,中国广阔而多样的产业体系成为AI最具活力的应用场景 [1] - 西门子深耕AI领域50余年,凭借高质量数据、行业认知和全栈技术能力,在工业基础模型和智能体方向持续突破 [1] - 公司致力于打造开放的创新生态,推动从"AI+制造业"向"制造业+AI"转变,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1] 应用场景 - 西门子结合制造、能源、楼宇等领域展示多个"AI+"场景 [1] - 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通过实际生产场景演示,展现了其在工业流程中的全链条应用能力 [1]
中国进出口追踪 -中国贸易追踪及其对欧洲资本品的预示-Europe Multi-Industry_ China Import_Export Tracker_ China Trade Tracker and what it foretells for European Capital Goods — June 2025
2025-07-28 10:1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欧洲资本货物行业 - **公司**:Atlas Copco、Prysmian、Nexans、NKT、Geberit、SKF、Weir Group、Daimler、Iveco、Traton、Volvo、Konecranes、Assa Abloy、Epiroc、Sandvik、Alstom、Siemens、ABB、Schneider Electric、Signify、Wartsila、Accelleron、Kone、Schindler、Ariston、Carel、NIBE、Smiths Group、GVS、Legrand、Metso、FLSmidth、VAT Group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份额变化 - **观点**:欧洲在资本货物出口方面仍居领先,但份额下降,中国份额稳步上升,给欧洲公司带来竞争压力 [3] - **论据**:在追踪的产品中,欧洲全球出口量份额从2005年的56%降至2024年的44%,中国从2005年的6%升至2024年的22%,增加了16% 产品进出口情况 - **观点**:不同产品的进出口表现差异较大 - **论据**: - **出口增长**:6月数据显示,全球出口值同比增长21%(5月为19%),中国出口增长前五的产品为铁路(+46%)、开关设备(+41%)、光纤电缆(+40%)、重型卡车(+40%)和铜线(+31%) [8] - **进口变化**:进口值同比增长9%(5月为13%),中国进口下降最大的产品为拖拉机(-78%)、LED照明(-40%)、装载机(-39%)、涡轮增压器和增压器(-33%)和重型卡车(-24%) [8] - **地区差异**:中国对欧盟出口6月同比增长7.6%(5月为8.3%),进口同比增长0.4%(5月持平);对美国出口6月同比下降16.1%(5月为-34.5%),进口同比下降15.5%(5月为-18.1%) [9] 中国竞争评估框架 - **观点**:构建定性框架评估中国竞争威胁,部分领域市场份额风险需关注 - **论据**:框架基于国内竞争对手技术水平、本地竞争对手规模、售后市场重要性等多个因素,认为汽车轴承、储能、建筑设备等领域更需关注市场份额风险 [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究方法**:通过跟踪32种关键资本货物产品的月度进出口量,以6 - 8位HS代码级别追踪进口美元价值,分析中国进出口情况及贸易模式的结构性变化 [51] - **数据说明**:进出口数据包含中国国内企业和国际OEM生产的设备,且进出口价值不一定反映产品的技术定位差异,如中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多为高端/6轴,出口多为中低端/4或5轴 [52][54] - **各产品具体贸易情况**:详细列出了压缩机、真空泵、阀门等多种产品的贸易平衡、出口和进口价值的同比变化以及出口地区分布等信息 [55 - 374] - **相关披露**:包括分析师认证、利益冲突、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监管披露等多方面的信息 [375 - 409]
看“技术如何改变生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8项“镇馆之宝”亮相
贝壳财经· 2025-07-27 15:1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亮点 - 全球顶尖科技公司集中展示AI前沿成果,6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个展品亮相[1] - 8项产品获评"镇馆之宝",包括华为昇腾384超节点、阿里云百炼、金山办公WPS灵犀等[1] 获奖产品技术突破 华为 - 首次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展示昇腾算力底座创新能力及训练推理解决方案[3] 蚂蚁科技 - AI健康管家AQ累计服务用户超1亿,试运行9个月后推出独立App[2] - 开发"医生AI分身"技术,如毛洪京医生的AI睡眠专家已服务400万失眠患者[2] 科大讯飞 - AI学习机搭载自研星火大模型,覆盖幼小初高全学段个性化学习需求[2] 百度 - 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曾创5500万GMV直播记录,10月将向全行业开放[2] 其他获奖技术 - 快手可灵AI图生视频获创新技术奖[3] - 阶跃星辰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座舱获应用实践奖[3] - 元我智能RWKV-7架构获未来之星奖[3] - 先见AI获网络人气奖[3]
150PB工业数据+智能体革命,西门子开启AI制造新纪元
机器之心· 2025-07-25 12:29
西门子工业AI发展历程 - 1964年德国爱尔兰根西门子数据中心诞生世界首批计算机生成图像 由工业数学家Georg Nees通过Zuse Graphomat Z64绘图仪实现 [2][3][4] - 1965年全球首个算法艺术展览Computer grafik在斯图加特大学举办 Georg Nees为唯一参展艺术家 [4] - 1966年西门子设立爱尔兰根研究中心 该园区成为工业4 0技术孵化母体 [5] - 60年后该工厂部署超100项AI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成为核心 机器人可识别陌生零件并完成微米级精密操作 [6][7] 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 - 获2024年工业界奥斯卡赫尔墨斯奖 实现自然语言指令生成150行自动化代码 开发效率提升50% 代码部署时间缩短30% [11][14] - 系统架构包含前台Industrial Copilot(人机交互接口)与后台Orchestrator(任务调度中枢) 支持多智能体协同作业 [15][17] - 典型应用场景:自然语言指令触发订单生产全流程 包括设备状态检查、产线调整、物料核算、AGV路径规划等 全程可视化监控 [18][19][20][22] 工业基础模型(IFM)技术壁垒 - 基于150PB多模态工业数据构建 包含时间序列模型GTT(1240亿参数)等专项模型 深度理解工程语义与工业逻辑 [24][25][35] - 与通用大模型本质差异:专精机器语言解析(图纸几何/PLC代码/传感器时序) 严格遵循工业安全约束 [26][27][28] - 数据采集需兼容Modbus/OPC UA/CAN等协议 处理毫秒至小时级多频数据 解决缺失值/异常点等质量问题 [43][45][47] 西门子工业AI生态优势 - 覆盖CAD/EDA/CAE/PLM/MES等全品类工业软件 服务全球40+行业40万+客户 PLC控制器占全球工厂1/3份额 [36][37][40] - 拥有1500名AI专家(250人专注基础研究) 500+活跃AI专利家族 欧洲AI专利申请量第一 [64] - 2024年战略动作:百亿美元收购Altair强化工业仿真 并购Dotmatics拓展生物医药领域 [67][68] 历史积淀与未来布局 - 1973年取得首项AI专利 1990年代推出全球首个神经网络焊接系统 2023年快速接入ChatGPT/DeepSeek等前沿技术 [58][59][60] - 2025年WAIC中国首秀Industrial Copilot系统 展示自主生产场景 [72] - 核心竞争力:百年工程知识沉淀+行业know-how 构建25年内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32][54]
多行业资本支出追踪:尽管 2025 年支出延迟,中期资本支出前景增强-Multi-Industry Capex Tracker_ Medium-term capex picture strengthens despite spending being deferred in 2025
2025-07-23 10: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多行业,包括科技(数据中心、半导体)、公用事业(电网、可再生能源)、港口、海运、医疗保健、生物技术、纸浆和造纸、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等 26 个不同终端和子终端市场 [1] - **公司**:ABB、Atlas Copco、Alfa Laval、Legrand、Schneider、Siemens、Prysmian、Nexans、KONE、Schindler 等约 46 家欧洲多行业研究团队覆盖的公司 [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资本支出总体情况 - **中期资本支出增长上调,2025 年下调**:资本支出追踪器显示 2024 - 2028 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5.9%,较 4 月更新上调 0.4 个百分点,远高于 2.6% 的历史平均水平;但 2025 年投资下调 0.4 个百分点,部分支出推迟到 2026 年,可能是由于关税和其他政策不确定性 [7] - **不同行业表现分化**:中期来看,科技(数据中心)和能源相关领域(可再生能源和输配电)预计增长最快;2025 年,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和输电预计增长较快,而纸浆和造纸、卡车和生物技术增长缓慢 [13] - **对股票的影响**:中期内,资本支出追踪器对数据中心和公用事业相关领域的买入评级股票(如 Prysmian、Nexans、Legrand、Schneider、Siemens)最为有利;行业有机销售增长与资本支出追踪器的相关性超过 80%,ABB、Atlas Copco 和 Alfa Laval 与资本支出追踪器的相关性最高 [13] 各行业具体情况 - **科技行业**: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增长在 2025 年保持两位数,2024 - 2028 年 CAGR 为 23.0%;半导体资本支出在 2025 年有小幅下调,但中期有大幅上调,2024 - 2028 年 CAGR 为 12.9% [85][96] - **公用事业行业**:可再生能源和输配电资本支出 2024 - 2028 年 CAGR 为 16.3%,2025 年有一定下调;传统发电资本支出因能源转型和数据中心预期繁荣而近期较高,但 2025 年有轻微下调,2024 - 2028 年 CAGR 为 8.5% [20][108] - **其他行业**:港口、海运和医疗保健在 2025 年资本支出增长有较大提升;生物技术、纸浆和造纸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资本支出有较大削减 [7] 宏观经济因素 - **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和欧洲的工业生产将复苏;美国仍是资本支出追踪器强劲表现的主要驱动力,尽管存在关税实施不确定性和高利率问题;欧洲的电网和国防投资预计也将强劲 [8] - **风险因素**:2025 年资本支出追踪器估计的主要风险包括关税驱动的通货膨胀、中国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持续拖累以及欧洲核心资本支出者(如汽车和化工)缺乏竞争力 [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分析方法**:通过将每家公司的有机销售增长与按公司终端市场敞口加权的资本支出追踪器进行映射,分析公司与资本支出追踪器的比较情况,并展示了 R - Square 超过 50% 的公司 [384] - **评级和定价信息**:提供了部分公司的评级和目标价格,如 Atlas Copco(买入,152.75 瑞典克朗)、KONE Corp.(卖出,54.78 欧元)等 [417] - **各种披露信息**:包括分析师认证、利益冲突披露、评级定义、全球产品分发实体、一般披露等内容,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41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