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商超市场在国庆期间迎来激烈竞争,永旺与永辉两家巨头同日以不同业态新店开业,分别主打“场景革命”与“服务逆袭”,打响客流争夺战 [1][3][9] - 传统商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的深度转型,通过压缩SKU、提升体验、强化服务等方式寻求创新增量 [3][9][16] - 永旺和永辉作为行业代表均面临业绩压力,正通过关闭亏损门店、积极调改新开门店等方式进行“自救”,并将粤港澳大湾区视为重要的破局市场 [11][12][14][16] 永旺天河城店升级 - 永旺天河城店以AEON STYLE全新业态重装开业,门店面积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重点打造具有差异性的“幸福体验”购物场景 [1][3][5] - 门店注重商品品质,鲜花从云南基地冷链空运,蔬菜为云南高山泉水灌溉的绿色款,鲜鱼为当日新鲜捕获海鱼并冷链当日到店 [3] - 该店针对都市打工人提供便捷食品,其“专业岗位+场景体验”模式将作为试验场,有望铺设到大湾区其他门店以提升高客单价商品销售占比 [5][14] 永辉超市中华广场店调改 - 永辉超市中华广场店作为“胖东来模式”第二店亮相,调改聚焦商品迭代、服务升级与员工赋能三大核心维度,主打“便民到极致” [1][7] - 调改后门店商品结构焕然一新,全新引入商品占比高达69%,门店总SKU数达8253支,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19.5%,并大幅增加中高端品质生鲜商品 [7] - 熟食与烘焙区成为亮点,熟食汇聚南北风味,烘焙区主打应季欧包和采用日本山茶花面粉制作的吐司 [7][9] 行业转型趋势 - 广东零售商超正从传统大卖场向“精品类、重体验、强服务”的品质零售迈进,行业创新在于砍掉尾品、压缩SKU、提高自有品牌占比、强化场景体验 [3][9] - 线下商超的困境源于旧模型,创新是关键增量,消费者愿意为好商品好体验付费,山姆会员店的模式证明了极致选品、会员体系与体验的价值 [9][16] - 粤港澳大湾区是零售创新的“试炼场”,消费力强、国际化程度高,港澳“北上”消费潮持续升温,日均高达25.5万人次,加速形成“一小时生活圈” [16] 公司业绩与自救措施 - 永旺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集团收益为39.307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本期亏损为2.174亿港元,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为21.466亿港元,亏损为6605万港元 [12][15] - 永辉超市今年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逾20%,净亏损2.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38%,由盈转亏 [12] - 永辉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已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截至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计划在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门店调改目标 [12][14] - 永旺今年上半年新开设五间独立超市,并押注AEON STYLE业态,在深圳、东莞试点3家模块化门店,以调整店铺网络布局提升整体效益 [14]
永旺、永辉同日开业打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