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量突破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 [1] - 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482.96亿美元,同比提升25.79% [1] - 行业凭借电动汽车与储能两大核心应用的强劲需求加速驶向全球舞台 [1] 价格战风险与历史教训 - 国内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有在海外蔓延之势,威胁行业长远发展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四万余元起售的车型,将低价作为抢占份额筹码 [2] - 近三年储能系统价格降幅超八成,某集采项目中标价甚至低于0.4元/Wh,远低于合理成本区间 [3] -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行业因东南亚恶性价格战导致品质失控,最终失去市场 [4] - 新能源行业低价竞争导致上游材料企业利润被挤压,中游制造企业被迫压缩研发投入,下游产品陷入品质缩水怪圈 [4] - 储能设备若因成本压缩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引发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危机 [4] 反内卷政策体系 - 国家层面从2024年起逐步构建反内卷政策体系,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5] -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将规范行业竞争秩序纳入议程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治理方向,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5] - 八部门联合发文管控锂电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盲目投资 [5]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销售 [5] 市场积极信号 - 某新能源车厂率先调整策略,下调年度销售目标,标志行业转向品质优先发展路径 [7] - 锂电材料六氟磷酸锂结束下行周期进入涨价通道,隔膜价格也出现明显反弹迹象 [7] - 产业链利润分配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8] 全产业链良性协同 - 行业需要全产业链良性协同,而非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来支撑全球化布局 [9] - 部分企业挤压上下游利润、延长供应商账期的扩张方式破坏了产业链协同生态 [9] - 9月15日发出《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17家主流车企表态落实账款支付倡议 [9] - 出海应是技术与品质的输出,如新能源汽车通过智能化升级、储能产品凭借安全性优化建立壁垒 [10] - 需保障上游企业有资金投入研发、中游企业获得合理利润、下游企业保障产品品质,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11]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中国锂电如何避免海外价格战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