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BB机器人被软银收购,市场、人才还保得住吗?

交易概述 - 软银于2025年10月8日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ABB的机器人业务,打破了ABB原计划将该业务分拆上市的计划[1] - 该交易预计在2026年中后期完成[1] - ABB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收为23亿美元,约占ABB总销售额的7%,拥有约7000名员工[6][9] 软银的战略动机 - 软银将此次收购视为构建“物理AI”未来的关键一步,认为机器人是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破局点[9][10] - 公司创始人孙正义看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并预测通用人工智能将在未来2-3年内由大企业实现[11] - 收购旨在为软银的AI生态补充“硬件执行端”能力,获取终端制造能力与客户渠道,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13][14][15] - 软银已拥有十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股份,正试图打造从“机器人-数据中心-能源-芯片”的完整AI生态覆盖体系[13][14] 全球机器人市场格局与竞争 - 全球机器人市场价值约78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将达1650亿美元[16] - 传统由ABB、发那科、安川电机及库卡主导的全球高端机器人“四巨头”格局已被打破,中国厂商正迅速崛起[7]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近6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内资品牌份额已达55.3%,外资厂商面临巨大竞争压力[6][7] - 库卡通过与美的融合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力,安川借助与中国公司合作业绩良好,而ABB市场表现相对平淡[7] 交易面临的挑战 - 收购面临技术与团队整合难题,以及日本与欧洲公司之间的显著文化差异[3][4] - 研究显示,75%的关键员工可能在跨国收购后的重大转变三年内离职,如何防止2026年前人才大量流出是短期挑战[4] - 54亿美元的收购金额相对ABB机器人业务23亿美元的营收而言较高,收购后如何稳定该业务的盈利能力对软银至关重要[6] - 被收购后的ABB机器人业务在中国市场需应对国产品牌的竞争压力,并思考如何利用软银的全球AI资源服务本土客户[6] ABB的战略调整 - 出售机器人业务是ABB首席执行官莫滕・维罗德上任后的首个重大举措,旨在优化资产组合,持续聚焦电气化与自动化核心业务[3] - ABB机器人业务近年来面临盈利能力下滑、销售额走低的困境[3] - 该业务拥有12.1%的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处于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平均利润率区间的中上游[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