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ESG实践与成就 - 宁德时代MSCI ESG评级在2023年9月从A上调至AA,成为细分赛道最高分[5] - 2023年末,公司是A股逾两百只ESG主题基金持仓市值最高的公司,占这些基金重仓股总市值的15%[5] - 2024年5月赴港上市创三年来港股最高认购倍数,全球前三大ESG基金中的一家打破惯例同时持有其A股与H股[5] - 公司搭建“时代碳链”平台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并发布零碳战略,目标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6] - 公司建立“CREDIT”监督工具,从环境保护、商业道德、劳工权益等多维度审核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违规风险[7] 国际ESG挑战与应对策略 - 欧盟《新电池法案》要求电池企业核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未来每块出口至欧盟的电池必须配备“电池护照”[6] - 全球ESG标准由下游欧美国家主导,中国制造业面临合规压力且难以向上游矿产国家传递,导致两头受气[8][9] - 中国企业在国际ESG评级中持续改善,2024年MSCI评估的758家中国公司中AA与AAA级占比升至8.9%,而2020年该比例仅为1.4%[9] - 公司加入全球电池联盟并成为唯一进入董事会的中国企业,带动更多中国电池企业加入以提供实践经验[19] - 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宣布“全球能源循环计划”,通过与欧洲车企合作探索可复制的电池循环标杆项目[19] 评级维护与沟通策略 - 公司通过主动与MSCI沟通,成功提升评级,例如反馈反腐败治理数据缺失问题后获得相应分数[10] - 针对质保金比例“千五”被误解为产品不自信的问题,公司沟通实际使用率低于友商的事实以纠正评级机构认知[10] - 公司对ESG工作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分为维度、议题、指标、数据点四个层级,并设置KPI推动专项改进[13] - 部分企业对详尽ESG披露有顾虑,因碳排放数据可能暴露其降碳路径和成本结构[12] 海外运营与本地化实践 - 匈牙利电池厂项目是匈牙利几十年来最大一笔投资,公司复制中国“灯塔工厂”实践并建立本地ESG子委员会[14] - 海外工厂强调本地化,如德国工厂中国员工占比仅10%,目标是将匈牙利工厂运营为一家欧洲公司[15] - 公司前期派遣中国工程师帮助建厂,投产后基本全部雇佣本地工人,以规避劳工保护风险并融入当地[15] 碳中和目标与技术挑战 - 公司确认2024年百分百完成核心运营碳中和与零碳工厂目标[16] - 全价值链碳中和最大挑战来自上游原材料采集和加工,其碳排放占比高达90%[16] - 公司通过自有锂矿、冶炼厂及技术研发,承诺20年内推动50%的新电池生产告别矿产开采[16] 文化差异与标准适配 - 西方ESG评级体系存在文化差异,如中国企业的扶贫工作难以被量化和认可,因西方缺乏对应概念[13] - 公司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可持续发展智慧,如引用白居易观点强调资源使用应有度[20]
闽东巨人如何穿透中西“认同”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