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英特尔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其晶圆代工业务投入巨大但回报不佳,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和财务困境 [6][8][12] - 近期英伟达等公司的投资以及市场传闻的合作,旨在为英特尔输血并提升其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这引发了市场对英特尔价值重估的预期 [4][19][26] - 在美国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政策背景下,英特尔作为美国本土高端芯片制造的战略资产,其代工业务有望获得长期支持,类比中芯国际在中国的地位 [22][25][26] 英特尔财务状况与症结 - 英特尔固定资产总额达2128亿美元,资本支出为239亿美元,与台积电(固定资产约2500亿美元,资本支出299亿美元)处于同一体量,但远高于高通、英伟达和AMD的总和 [9][10] - 巨额资本开支导致公司自由现金流大幅流出,2024财年为-157亿美元,而台积电为267亿美元,同时高折旧使公司净利润巨亏188亿美元 [9][10] - 公司长期债务从2010年的20.77亿美元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0.26亿美元,账面现金及短期投资仅212亿美元,资金紧张 [11] - 软银、美国政府、英伟达三笔合计159亿美元的投资,达到英特尔2025年上半年账面现金储备的75%,主要用于弥补代工业务的持续性失血 [8][12] 晶圆代工业务表现对比 -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175.43亿美元和90.8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7.23%和+5.16%,体量与台积电存在数量级差距(台积电2024年收入897.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89%) [16] - 英特尔固定资产周转率2024年仅为0.52,而台积电稳定在0.9-1,反推英特尔整体产能利用率约50%,远低于台积电(2025年预计超90%)和中芯国际(2025年二季度超90%) [16][17] - 低产能利用率导致英特尔难以摊薄重资产业务下的高额折旧成本,这是其盈利的关键障碍 [16][19] 战略合作与市场预期 -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包括为其定制x86处理器和集成GPU芯粒,但协议未涉及芯片代工内容,这留下了未来获得代工订单的想象空间 [19] - 伯恩斯坦估计,2023年英伟达订单占台积电营收的5%-10%,2025年有望达20%,若部分订单转移至英特尔将是对其的巨大助力 [19] - 英特尔同时寻求与苹果、台积电的投资或合作,表明其正借助外部力量提升代工能力,美国政府可能在其中起到推动作用 [21][22][26] 政策背景与发展前景 - 美国芯片制造需求占全球57%,但产能仅占约10%,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发展本土制造业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 [22][24] - 传闻中的政策可能要求芯片企业本土生产与进口量保持1:1比例,未达标者将面临高额关税,此举旨在促进美国本土芯片代工发展 [24] - 从商业角度看,芯片设计商如AMD可能采取多供应商策略以维护供应链稳定,这为英特尔承接本土订单提供了潜在支撑 [26][27] - 结合政治扶持和商业逻辑,英特尔代工业务面临重大价值重估机遇,其股价自9月18日以来上涨超50%反映了这一预期 [4][26][27]
特朗普「国有化」后,英特尔=美版中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