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创市场趋势 - 工商银行30亿海光芯片服务器订单引发市场热议,反映信创需求侧魄力,国产替代要求已超越基础安全可用,向稳定性、通用性、扩展性前瞻布局 [1] - 近一年建行、招行、农行等集中曝出信创大单,采购规模明显涨幅,技术路线选择越发集中,C86路线市场总占比几乎达到60%以上,成为金融信创市场必选项 [2] - 金融信创从2020年一期47家试点机构,发展到2023年进入全面推广期,标志试点验证告一段落,国产软硬件完成实战摸排 [3] - 金融信创已从局部试点进入规模化推进阶段,国有大型银行突破核心系统改造难关,区域性银行加速探索迁移路径,证券、保险等领域涌现标杆实践 [4] 信创技术路线优势 - 海光C86芯片在金融核心业务场景建立领先优势,例如在某人民银行分行改造中,其计算底座实现国库支付平台数据实时传输,保障资金支付安全高效 [3] - 海光芯片国产终端设备凭借高性能及高IO扩展能力,满足应用系统对安全、稳定、高效要求,各项指标表现远超同类产品 [3] - 海光C86完整兼容X86主流生态,对大部分软件应用适配通用,系统迁移后稳定性表现远超其它技术路线 [6] - 海光基于C86架构经过多轮迭代,芯片性能比肩国际同代产品,与国产软硬件进行大量适配验证,具备完善整机体系和应用生态,在I/O扩展性及服务保障上形成市场口碑 [6] 信创产业逻辑演变 - 信创产业由试点阶段“补短板”转向大规模推广阶段“锻长板”,芯片及设备全面实现基础可用,进一步向“安全好用”看齐 [5] - 信创初期核心目标是“让别人打不垮”的制度性防御,安全逻辑被制度化、常态化 [5] - 当前主流国产芯片如飞腾、海光均达到安全可控测评标准,实现硬件级原生安全,满足最高安可等级要求,做到安全与性能平衡 [5] - 当安全起跑线拉齐后,产品好用程度成为关键角逐点,尤其在金融领域需为敏感数据提供绝对安全,并为核心应用提供高性能支撑,确保高压环境稳定运行 [5] - 用户市场动向表明,尽管国产替代政策驱动性强,但本土化产品逐步走向公开市场竞争,长板思维愈发重要,超大型订单角逐取决于性能实力上限 [6]
从工行30亿订单,看懂信创替代核心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