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平安证券姜学红:建言完善投顾业务制度框架,呼吁共建良性生态

文章核心观点 - 行业正从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传统模式,加速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强调投顾能力和专业服务的新模式转型 [2][4] - 交易佣金率下降和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挑战,正驱动行业价值重心向增值服务收入倾斜,推动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发展 [2][7][9] - 机构需通过科技赋能、差异化客群策略和全生命周期客户陪伴,构建专业能力以应对同质化竞争和客户需求变化 [4][8][11] 财富管理理念的转变 - 传统“产品配置为核心”的理念需升级优化,而非颠覆,机构需具备同时满足客户“交易弹性”(追求阿尔法收益)和“产品配置”(追求贝塔收益)两类需求的服务能力 [3] - 核心理念应从产品供给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关键在于“匹配”,即根据客户投资风格、目标和资金门槛提供差异化方案 [4] - 平台上两类需求并存:场内股票投顾签约增长约41%,投顾服务工具签约增长29%;配置型需求如基金投顾规模增加120%,平安30私募FOF规模增加300% [3] 行业面临的挑战 - 传统牌照红利加速消失:交易佣金率从千分之几降至普遍的万分之几,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一步压缩代销收入空间 [7]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产品货架相似度高,价格成为核心竞争手段,阻碍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提升 [7] - 客户需求结构性变革:“Z世代”投资者既要求线上服务便捷性,也渴望线下深度信任关系 [7] - AI与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技术应用深度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需在监管框架内合规有效运用新技术 [7] 公司的战略调整与应对 - 确立“炒股、理财并重”战略:提供从场内交易投顾解决方案、普适性券商理财到高净值客户定制服务的全系列方案 [8] - 坚持“专业创造价值”:为客户提供核心资产地图和“三笔钱”配置体系,例如稳健资金匹配“固收+”产品,进取资金采用杠铃策略 [8] - 科技赋能与场景化服务:基于客户行为偏好、风险承受力等多维度画像,重新定义场景化服务模式 [8] - 推进“ATO一体化”服务体系:整合平台端、远程端、线下端,实现从开户到投资再平衡的全流程闭环陪伴 [11]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影响与应对 - 费率改革对传统代销收入构成压力,但加速了向“以增值服务收入”为核心的模式转型,提升了业务可持续性和专业含金量 [9] - 收入模式从渠道费率依赖转向服务价值收费,通过投顾服务、资产配置建议等创造价值 [10] - 产品供给从单一销售转向组合化、方案化,重点发力买方投顾业务如自主品牌安心投顾和平安30私募FOF体系 [10] - 长远看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推动机构回归投资顾问本源,为具备专业能力的机构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机会 [12] 对政策与行业生态的建议 - 建议完善投顾业务制度框架,在收费标准、服务边界、责任认定及数字化投顾、AI辅助决策等新兴领域提供明确监管指引 [2][13] - 希望进一步丰富投资工具和产品供给,如REITs、养老目标基金、ESG产品、ETF等符合居民财富配置需求的产品 [13] - 呼吁同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和特色化服务建立竞争优势,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