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601318)

搜索文档
遵义金融监管分局同意中国平安遵义中心支公司仁怀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04 11:41
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2025年9月1日,遵义金融监管分局发布批复称,《中国平安(601318)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遵义中心 支公司关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遵义中心支公司仁怀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平 保寿贵遵支发〔2025〕14号)收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遵义中心支公司仁怀营销服务部将营业场所变更为:贵州省遵 义市仁怀市盐津街道办事处城南社区国酒城四期B组团商业1号楼4B-9-1、4B-9-2。 ...
六盘水金融监管分局同意平安产险贵州分公司水城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04 11:41
2025年8月29日,六盘水金融监管分局发布批复称,《关于变更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 公司水城支公司营业场所的请示》(平保产六盘水支发〔2025〕1号)收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水城支公司将营业场所变更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水 城区双水大道与南苑路交叉口半山花园1号楼2楼201商铺。 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
通榆监管支局同意平安产险通榆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04 11:36
2025年9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榆监管支局发布批复称,《关于中国平安(601318)财产保险 股份有限公司通榆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平保产吉分白城中支发〔2025〕11号)收悉。经审 核,批复如下: 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一、同意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榆支公司营业场所变更为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建设街乐文路 (凤凰城东区)一期5号楼9号楼点式楼南至北第15门。 ...
A股保险股普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4 11:25
格隆汇9月4日|A股市场保险股普跌,其中,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跌超2%,中国人寿、中 国平安跌超1%。 | 代码 | 名称 | 0 | 涨幅%↑ | 总市值 | 年初至今涨幅% | | --- | --- | --- | --- | --- | --- | | 601601 | 中国太保 | 1 | -2.54 | 3623亿 | 13.76 | | 601319 | 中国人保 | 1 | -2.24 | 3666亿 | 11.35 | | 601336 | 新华保险 | 1 | -2.13 | 1935亿 | 28.68 | | 601628 | 中国人寿 | 1 | -1.81 | 11068亿 | -5.52 | | 601318 | 中国平安 | 1 | -1.04 | 10354亿 | 11.74 |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
五大险企上半年投资成绩:股票配置“乘势跃升”,规模增长近29%
环球网· 2025-09-04 09:51
投资规模与增长 - 五大上市险企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投资规模达19.72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18.34万亿元增长7.52% [1] - 五家险企股票投资金额合计18464.29亿元,较2024年末的14345.71亿元增长28.71% [2] - 中国平安股票配置规模达6492.9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8.45% [2] - 中国人保股票配置规模达946.2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7.06% [2] 权益资产配置结构 - 中国平安股票及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达12.6% [2] - 中国人保股票配置占比从2024年末3.7%升至2025年6月末5.4%,基金配置占比持平于5.3% [2] - 中国人寿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20%,其中股票与基金配置规模分别为6201.37亿元和3507.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6%和14.4% [3] - 新华保险股票投资占比11.6%,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至374.66亿元,增长68.26亿元 [3] - 中国太保股票投资规模2831.2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权益类基金规模611.66亿元增长16.11% [3] 投资收益表现 - 新华保险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同比增长43.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上升1.1个百分点 [5] - 中国人寿同期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较上年同期1223.66亿元增长4.2% [5] - 中国太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总投资收益率2.3% [5] 下半年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领域板块轮动,坚持"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思路 [6] - 新华保险固收投资侧重超长期债权跨周期匹配,权益投资重视高股息股票及新质生产力方向 [6][7] - 中国太保固收投资加大长期利率债及ABS、REITs布局,权益投资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拓展私募基金及黄金等新渠道 [7] 行业配置方向与风控 - 险资采用"哑铃形"组合策略,同步配置高股息价值股(公共事业、银行、能源等)和新质生产力成长股(半导体、AI、高端制造等) [4] - 通过OCI账户会计分类降低市值波动对利润冲击,利用衍生品对冲风险并执行集中度限额管理 [4] - 行业面临市场波动、会计错配、流动性管理及投研能力四类挑战 [8]
以股息补票息 险企增配权益资产 每年入市增量资金或超6000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08:38
核心观点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全面提升 股票配置显著增长 险资通过增配高股息股票应对低利率环境 未来三年每年入市规模或达6000-8000亿元 [1][2][7] - 四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新华保险以33.5%增速领跑 投资收益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1][2] - 行业面临净投资收益率下滑压力 平均净投资收益率3.0%接近负债成本 存在利差损风险 [4][5] 业绩表现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5% 中国人保265亿元增16.9% 中国太保279亿元增11% 中国人寿409亿元增6.9% 中国平安680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归母营运利润777亿元同比增3.7%)[1] - 新华保险投资收益187.63亿元 较2024年同期9.66亿元大幅增长1842% 主要源于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2] 资产配置变化 - 股票配置比例全面提升:中国平安10.5%(+2.9pct) 中国人寿8.70%(+1.12pct) 新华保险11.6%(+1.4pct) 中国人保5.4%(+1.7pct) 中国太保9.7%(+0.4pct)[2] - 行业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整体提升1.3个百分点至13.9% 配置余额较年初增加近4800亿元 [3] - FVOCI股票配置比例较年初上升1.3个百分点 为2023年以来最大增幅 FVTPL股票配置比例增0.3个百分点至5.5% [3] - 全行业股票配置比例达8.8% 较2024年末提升1.2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配额度达0.64万亿元 [3] 投资策略方向 - 重点布局高股息策略与成长板块 通过股息收益弥补票息收入缺口 [1][3][6] - 中国平安增配高分红股票作为"收益压舱石" 新华保险优化权益资产内部结构控制波动 [3] - 中国人寿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优质高股息股票 港股市场因新经济资产配置价值获得显著收益 [6] 行业挑战与趋势 - 平均净投资收益率3.0%接近3%左右刚性负债成本 部分公司股息收益率低于0.5% [4][5] - 78%保险资产负债成本位于3%-4.025%区间 增额终身寿险热销拉长负债端久期 [5] -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权益资产1-1.5个百分点 对应6000-8000亿元入市资金 其中3000-4000亿元投向高股息股票 [7]
人保、太保、平安成本普降,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8:25
上市险企保费收入与市场份额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 [1] - 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1] 综合成本率优化 - 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1] - 中国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平均值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 [1] 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 太保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上升至19.8% [3] - 太保新能源车险服务车辆数超536万且实现盈利 [3] - 平安新能源车保费收入增长46%且承保利润为正 [4] - 人保境内新能源车险份额34.2%,超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 [4] 新能源车险出海战略 - 人保财险实现香港及泰国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 [5] - 太保产险与MSIG及中怡保险经纪合作,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5] - 中国新能源汽车前7个月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4] 非车险业务表现分化 - 人保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 [6] - 太保非车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 [6] - 平安非车险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 [7] - 平安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22.5%,意外伤害险同比增长25.6% [7] 非车险成本与盈利变化 - 人保意健险综合成本率恶化1.9个百分点至101.8% [6] - 太保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6] - 平安健康险综合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7] - 太保健康险实现扭亏为盈,企财险承保盈利提升 [6] 非车险行业监管政策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实施 [8] - 非车险保费占比从2019年37.1%攀升至2024年47.4% [8] - 新规通过"五不得三必须"设定刚性经营红线 [8]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8亿
证券日报· 2025-09-04 08:14
行业整体表现 -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8.05亿元,同比增长约25% [1][2] - 52家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1900.77亿元,21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42.72亿元 [1][2] - 行业净利润回暖主要受业务结构优化、降本增效举措生效及投资收益回暖驱动 [1][3] 头部公司盈利格局 - 平安人寿以506.02亿元净利润居首,中国人寿(403.30亿元)、太保寿险(206.58亿元)、泰康人寿(159.98亿元)和新华保险(143.34亿元)位列前五 [2] - 寿险"老七家"合计净利润1555.90亿元,占行业总利润八成以上 [5] - 11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36家公司净利润低于10亿元 [2] 业务转型与成本优化 - 行业通过下调产品预定利率、推动分红型产品转型降低刚性负债成本 [3] - 中国人保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通过压缩趸交高成本业务提升新业务价值率 [4] -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费用成本压降,实现经营提质增效 [4] 投资端表现与市场环境 - 资本市场回暖及利率中枢下行推动固收资产估值上升,贡献账面盈利 [3]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行业面临"资产荒"压力,但稳增长政策落地预期缓解新增固收投资收益率压力 [5][6] - 长债利率持续上行,经济复苏预期下负债端与投资端有望同步改善 [6]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小险企在品牌、资金、渠道方面处于劣势,需聚焦细分市场提供特色化产品(如居家养老服务、健康险附加值服务) [5] - 行业呈现显著马太效应,存量客户竞争加剧背景下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 [5]
人保、太保、平安成本普降 新能源车险出海成新浪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07
上市险企保费收入与市场份额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保费收入6079亿元,市占率达63% [1] - 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 [1] - 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1] - 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亿元,同比增长0.9% [1] 综合成本率改善情况 - 中国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 [1] - 中国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中国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1] - 行业综合成本率平均值96.1%,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主要受大灾赔付减少和费用管控带动 [1] 新能源车险业务发展 - 太保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从14.1%上升至19.8%,服务车辆超536万辆且已盈利 [3] - 平安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增长46%,承保利润为正 [4] - 人保新能源车险境内份额34.2%,超过燃油车份额2.7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车险盈利性改善,平安、太保和人保家自车业务实现当期承保盈利 [3] 新能源车险出海战略 - 人保财险按"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策略,2025年初实现香港新能源车险首单落地,6月实现泰国首单落地 [5] - 太保产险携手三井住友及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合作,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5] - 行业加速出海布局,因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增长84.6% [4] 非车险业务表现分化 - 人保非车险保费收入1792.2亿元,同比增长3.8%,农险、责任险、企财险成本率改善,但意健险成本率恶化1.9个百分点至101.8% [6] - 太保非车险保费收入591.54亿元,同比下降0.8%,个人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129.9%,非车险整体成本率97.6%但剔除信用险后为94.8% [6][7] - 平安非车险保费收入632.46亿元,同比增长13.8%,健康险/农险/意外伤害险分别增长22.5%/15.7%/25.6%,健康险成本率89.8%同比优化6.1个百分点 [7] 非车险监管政策影响 - 非车险业务占比从2019年37.1%攀升至2024年47.4%,但恶性竞争导致费用结构失真、承保利润承压及应收保费坏账风险 [8] -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通过"五不得三必须"设定经营红线,旨在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 [8] - 政策落地后预计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有正向影响,对2026年有明显改善 [8]
中证指数月度报告(8月)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04:55
主要指数月度表现 - 沪深300指数收盘4496.76点,月度上涨421.17点,涨幅10.33%,日均成交量243.28亿股,日均成交金额5198亿元 [10] - 中证500指数收盘7043.94点,月度上涨817.60点,涨幅13.13%,日均成交量230.59亿股,日均成交金额3870亿元 [10] - 深证成指收盘12696.15点,月度上涨1686.38点,涨幅15.32%,日均成交量838.90亿股,日均成交金额13219亿元 [10] - 上证指数收盘3857.93点,月度上涨284.72点,涨幅7.97%,日均成交量648.49亿股,日均成交金额9558亿元 [10] - 中证200指数收盘5417.86点,月度上涨632.48点,涨幅13.22%,日均成交量137.27亿股,日均成交金额2586亿元 [10] - 300成长指数收盘4721.48点,月度上涨591.89点,涨幅14.33%,日均成交量47.89亿股,日均成交金额1986亿元 [11] - 300价值指数收盘5245.75点,月度上涨71.17点,涨幅1.38%,日均成交量109.74亿股,日均成交金额1147亿元 [11] 指数阶段收益表现 - 中证500指数近1年收益率51.84%,年初至今收益率23.02% [11] - 中证200指数近3个月收益率23.44%,半年收益率18.63% [11] - 300成长指数近1年收益率42.35%,半年收益率19.50% [11] - 沪深300指数近1年收益率35.39%,近3个月收益率17.10% [11] - 中证红利指数年初至今收益率为-0.78%,近1个月收益率0.97% [11] - 上证红利指数当月下跌0.73%,年初至今下跌4.42% [11] 行业指数表现 - 信息技术行业月度涨幅26.90%,通信服务行业月度涨幅38.05% [19] - 原材料行业月度涨幅16.46%,工业行业月度涨幅7.87% [19] - 金融行业月度涨幅2.53%,能源行业下跌1.78% [19] - 通信服务行业对沪深300指数贡献77.37点,贡献度18.37% [20] - 信息技术行业对沪深300指数贡献152.22点,贡献度36.14% [20] - 原材料行业对中证800指数贡献64.19点,贡献度13.08% [20] 个股表现 - 寒武纪收盘1492.49元,月度涨幅110.36%,为沪深300指数贡献30.80点 [13][15] - 新易盛收盘356.20元,月度涨幅88.26%,位列沪深300十大权重股第9位 [13][15] - 工业富联收盘53.83元,月度涨幅55.53%,位列上证指数权重股第6位 [15] - 中国电建下跌13.32%,渝农商行下跌7.23%,位列沪深300表现最弱前十 [17] - 包钢股份日均成交969亿元,东方财富日均成交3822亿元,位列沪深300成交量前二 [12] 权重股构成 - 贵州茅台权重3.89%,收盘1480元,涨幅4.10%,为沪深300第一大权重股 [15] - 宁德时代权重3.39%,收盘306.18元,涨幅16.12%,为沪深300第二大权重股 [15] - 金融股中国平安权重2.70%,招商银行权重2.22%,位列沪深300前五大权重 [15] - 紫金矿业权重1.59%,月度涨幅20.52%,位列沪深300权重股第5位 [15] 债券指数表现 - 中证10+债指数下跌6.77点,跌幅2.07%,久期15.93年,到期收益率2.168% [20] - 中证国债指数下跌1.44点,跌幅0.58%,久期8.05年,到期收益率1.671% [20] - 中证短融指数上涨0.26点,涨幅0.14%,久期0.30年,到期收益率1.695% [20] - 中证全债指数下跌1.58点,跌幅0.61%,久期7.05年,到期收益率1.883% [20] 估值指标 -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3.65倍,市净率1.39倍,净资产收益率9.57% [12] - 信息技术行业市盈率51.23倍,市净率5.66倍,净资产收益率10.20% [12] - 医药卫生行业市盈率29.12倍,市净率3.89倍,净资产收益率11.95% [12] - 主要消费行业市盈率19.38倍,市净率4.57倍,净资产收益率23.56% [12] - 金融行业市盈率8.29倍,市净率0.75倍,净资产收益率9.10% [12]